近日,天津奶茶品牌“汝呓如意”因产品封口膜印有方言敏感字“嬲”(niǎo)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事件曝光后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纷纷质疑商家以“推广生僻字文化”为由使用低俗内容,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事件起因:消费者称“喝奶茶反被冒犯”
5月3日,游客温先生在天津滨江路门店购买该品牌奶茶时,发现封口膜上醒目印有“嬲”字,并标注“多数用作脏词”。温先生表示:“花钱买奶茶却看到脏字,感觉被刻意侮辱。”相关照片在社交平台发酵后,更多消费者指出该字在天津方言中属骂人词汇,且早在2月就有网友投诉,但商家未及时整改。
商家回应:销毁包装但争议未平
5月4日,“汝呓如意”官方回应称,该设计属“生僻字系列”随机生成,初衷为科普汉字文化,但承认“考虑不周”,已紧急销毁所有涉事包装并承诺停用争议字样。然而,网友并不买账,认为商家在早期投诉后仍继续使用争议设计,道歉诚意不足。律师指出,该行为涉嫌违反《广告法》第九条“禁止含有淫秽、低俗内容”的规定,或面临20万至100万元罚款。
争议焦点:文化营销的边界何在?
部分网友认为“嬲”字在湖南等地有中性含义,无需过度敏感;但更多声音指出,商家忽视地域文化差异,将争议字眼用于餐饮包装显眼位置实属不当。消费者直言:“推广文化应选更稳妥的方式,而非让顾客为低俗设计买单。”
行业反思:口碑比短期流量更重要
此次事件暴露出部分商家为博眼球忽视社会责任的问题。奶茶作为年轻人高频消费产品,包装设计直接影响品牌形象。网友呼吁:“商家需在创意与公序良俗间找到平衡,别让‘文化推广’沦为低俗营销的遮羞布。”
目前,部分消费者已通过平台申请退款,市场监管部门或介入调查。事件后续进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