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

楼梯间甩带,走廊处防卷

【一句话作战智慧原文】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应在楼梯间甩开水带,防止在着火层走廊处(含楼梯间前室)甩带造成水带卷结。若遇外部风将烟气和火焰吹入走廊,零能见度使消防员难以沿水带撤离到楼梯间。

【专业解读】

2001年10月13日,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四叶塔”公寓 A 座(40 层住宅楼,图4.1-1)五层发生火灾,1名队长(受害者V)殉职,另有1名队长(1号队长)受伤。进入着火建筑后不久,内攻消防员的空气呼吸气报警,两名队长决定撤出。在向外撤离的过程中,V迷失方向。此前,他还告诉1号队长“我们走错路了”。水带以绕大环的形式铺在电梯附近的公共区域,凌乱地堆在走廊上。走廊另一端的高温和零能见度,可能让V觉得自己已经转身了,正朝着楼梯间的方向前进,幸存的1号队长还告诉V,“我们在室内消火栓箱附近,正前往楼梯间”。此后,V不知何原因转身,朝着相反的着火公寓的方向“撤离”[4.1-1]。


图4.1-1 着火高层公寓外观

(1)“向后甩带”的重要性

水带是确保火场安全的生命线,其布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灭火效率和消防员的安全。消防员应在这条保护线的保护范围内作业,不仅是为了灭火,而且是为了在浓烟条件下快速找到楼梯间。这个伤亡案例的教训之一,是应在楼梯处安排一名消防员,负责门控制、烟气观察并进行危险示警,以及协助水带延伸等事项,不是可有可无的措施。

水带线布置应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足量地为火场提供水源。走廊作为火灾蔓延和烟气扩散的主要通道,若在此处甩开水带,极易因为空间狭窄使水带打卷、扭结,进而影响水流的畅通输送。楼梯间作为高层建筑的垂直疏散通道,相对封闭且受外部因素干扰较小,是甩开水带的理想位置。通过在楼梯间甩开水带,可以有效避免水带在走廊中打卷的风险,为灭火和救援行动提供有力保障。另外,在实战中应定时检查水带的状态和布置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水带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2)风吹进着火房间的危险

在这个案例中,着火层走廊的火情出现恶化前,V报告自己正在着火层铺设一条水带线,准备铺设另一条水带线(图4.1-2)。大约此时,着火建筑周围的风速加快,阵风的风速超过8.5米/秒。《欧洲消防员2》这本书在讲述“流路逆转(即气流流动路径突然转向)”时也提到了这个案例,“消防员打开楼梯间的门时,这扇门就像一张凶猛的大嘴,吸走了着火公寓的热量和烟雾[4.1-2]”,开门后,烟雾和热量易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进入楼梯井。这段关于烟火特性的描述告诉我们,从楼梯间进入着火层时开门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对楼梯间防火门实施控制的重要性。


图4.1-2 着火层的走廊(照片使用已经NIOSH授权)

在扑救建筑火灾前,应充分了解火场外部的风力情况,包括风速、风向等关键参数。目的是识别潜在通风口的位置,防止火烧破玻璃形成通风口,往通风控制型火场送入氧气。当位于着火房间上风侧的窗户、阳台打开时,外部风力可能将烟气和火焰吹入位于下风侧的走廊等封闭空间,使能见度迅速下降,严重影响消防员的视线和行动。若风力较大,风速达到或超过4.4米/秒时,还可能引起“风驱火”[4.1-3],加剧火势的蔓延速度,扩大火灾范围,增加灭火和撤离的难度,要高度警惕。

(3)防迷失方向的措施

在零能见度环境下,消防员无法依靠视觉判断火场情况和撤离路线,极易迷失方向或陷入危险境地,应依靠水带或其他定位标记来确保方向感。可以加强水带的保护和标记,使用照明设备和其他定位工具导航。在这个伤亡案例中,烟雾突然变浓、热量增强的着火层,原本两名队长一起向外撤离,虽然可以听到对方的说话声,但两人失散也就发生在一瞬间。如果两人保持身体接触,如走在后面的队长将一只手搭在前一名队长的肩膀,他们很可能可以一起撤离到楼梯间。

殉职的队长有20年灭火救援工作经验,经验不可谓不丰富,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回归基础训练”的呼声应该更加迫切与响亮。甩水带、架梯子、破拆锁、门控制等基础训练,安全有效的灭火救援技术应更多地抓定性考评,切不可在“掐秒表”的定量考核中迷失了方向。毕竟,火场几乎没有容错机制,考核的是事故指挥体系,而非单纯的求快。

(灭火救援一句话作战智慧专业解读-识险避险篇第4.1条,校对:Andy,许指导)

【参考文献】

[4.1-1]McFall M.High-Rise Apartment Fire Claims the Life of One Career Fire Fighter (Captain) and Injures Another Career Fire Fighter (Captain) - Texas[EB/OL].(2002-10-21). https://www.cdc.gov/niosh/fire/reports/face200133.html.

[4.1-2]Grimwood P.欧洲消防员 2[M].UK:D&M Heritage Press,2017.

[4.1-3]Kerber S,Madrzykowski D,风力驱动火灾条件下的灭火策略:7层建筑实验:NIST Technical Note 1629[R].Gaithersburg: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ilding and Fire Research Laboratory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2009.

学习资料

靠山屯闲话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

未来不迎,纵情向前。

屯主微信号:ifire-ta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