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过后,即将迎来沪上今年幼升小、小升初网上报名。5月7日至5月11日公办小学报名,5月7日至5月9日民办小学报名,5月12日至5月14日民办初中报名。面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有些家长有点纠结,到底该怎么看?怎样的学校适合自己孩子?

【看学校更要看“门道”】

今年“幼升小”家长林女士在为孩子选择对口公办小学,还是民办小学之间举棋不定。林女士感到:民办学校课程更丰富,个性化课程更多,但又怕摇不中,回不去对口公办学校……

“判断一所学校是不是好学校,不能只看学校外在的‘颜值’和热门程度,也不能仅仅关注考试成绩和升学,更要结合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细看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特色、教学方式和全面育人质量等教育内涵是否能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好扎实基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枫认为,家长选择公办学校或是民办学校,看学校更要看“门道”。

继去年黄浦等6个区被认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后,今年教育部发文认定浦东等10个区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全域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省份。“今年,上海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验收,标志着在2014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再一次率先在全国达到了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这也意味着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已达成国家认可的、相对均衡且优质的办学品质。”王枫说,近年来,通过优质学校的集团化办学和资源共享,借助课程领导力、项目化学习、数智技术赋能等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的持续推进,许多公办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丰富程度不断提高、教学方式日趋多样、办学特色愈发鲜明。在民办学校为家庭提供更多样选择的同时,就读公办学校的性价比越来越高,家长可以放心把孩子送进“家门口的好学校”。

“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抉择,家长需要综合考量孩子的性格特点、家庭实际情况和对教育的个性化需求。”普陀区金洲小学特级校长潘阿芳认为,如果孩子适应能力强、对创新课程有浓厚兴趣,且家庭能承担民办学校的学费及相关教育支出,民办学校丰富多元的课程体系或许更能激发孩子潜力;若家庭更看重家门口上学的便利性,公办学校会是稳妥之选。

眼下正值升学季,她建议家长提前做好功课,可前往学校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学校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构成、硬件教学设施等情况,通过与在校教师面对面交流,获取关于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一手信息。“通过带孩子参加校园开放日等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校园氛围,从而做出最契合孩子成长需求的选择。”潘阿芳说。

【是否“摇号”需理性评估】

一些家长想尝试报名心仪的民办学校,但也知道“摇号有风险”,担心如果参加民办摇号没摇中,再返回对口公办学校安排入学时,按照“同类排序靠后”原则,可能被调剂到相对就近的其他学校就读。

王枫建议,这部分家长可以提前做“功课”,对摇号及被调剂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更加理性地决策是否报名民办学校。比如,一是可以提前通过民办学校公开发布的《招生简章》,了解学校今年的分类招生计划和招生数,预估摇中的可能性;二是通过相关公示渠道留意学校是否发布了学区内适龄儿童超过招生计划数的“超额预警公告”,评估摇号后被调剂的可能性。综合上述信息,如果对口公办学校的办学品质本就不错,且未摇中被调剂的可能性较高时,建议家长稳慎选择公办学校就近入学。

原标题:《沪上幼升小、小升初即将报名,选公办还是选民办?摇号有风险吗?|升学季①》

栏目主编:徐瑞哲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许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