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那年,我妈总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对我说:“你放心吧,她离了你啊,没人要。”
听着像是在安慰我,其实我知道,她是安慰她自己。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错,反倒觉得,是我前妻傻,守不住这家,不懂事,没眼力劲儿。
我和前妻结婚五年,说感情不好吧,不至于,说多好,也谈不上。真要说起来,离婚不是因为出轨、也不是因为钱,最大的原因——我妈。
我妈是那种典型的“掌控型”老妈,事事都得她说了算。我们刚结婚那会儿,前妻还想着讨她欢心,做饭、洗碗、给她买新衣服,连她爱吃的酱菜都专门跑了三个市场去找。可我妈呢,从来都是一副“你嫁进来,就得伺候我”的态度。
她最爱干的事,就是挑刺。前妻做饭稍微咸了一点,她立马就放下筷子,“我这血压高,吃不得太咸,你是要我死啊?”前妻第一次煮汤忘记放盐,我妈又来了:“这啥也不放,猪都不吃,浪费我煤气。”
我在中间夹着,左不是,右不是。每次吵完架,我都试图劝和,“她说话直,你别放在心上。”
可这话说多了,前妻也倦了,“你妈哪是说话直?她是根本没把我当一家人看。”
最严重的一次,是在过年。前妻带了她爸妈一起来吃团圆饭。我妈一开始笑嘻嘻的,可等她看到我岳母坐在沙发主位上时,脸立马就垮了,转头对我小声说:“客人还坐主位?她家怎么没教好?”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她就开始“不小心”地把热汤洒在了地上,然后笑着说:“哎哟,年纪大了,手滑了。”但那一碗汤,是我老婆刚炖了两个小时,准备端上桌给她爸妈尝的。前妻的脸当时就白了,她没说话,只是默默地转身进了厨房。那顿年夜饭,吃得跟审判似的,全场静得连筷子碰碗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饭后,前妻回房收拾东西。我跟进去,她一边折衣服一边问我:“你到底想让我怎么做?我低声下气了三年,她还是看我不顺眼。是不是我真离了,她才能满意?”
我看着她红着眼圈,心里真不是滋味。但我也说不出什么能安慰她的话。我妈从小就那样,强势、嘴毒、认死理。我夹在中间,像只断线的风筝,哪边都顾不上。
再后来,前妻真走了。离婚那天,她没哭,也没闹,收拾好行李,干净利落地签了字。她对我说:“不是我不想继续,是我撑不下去了。我嫁给的是你,可我一直活在你妈的阴影下。”
我妈知道她走了那天,第一句话就是:“你放心吧,她离了你啊,没人要。”说这话的时候,她正坐在沙发上,剥着橘子,嘴角还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得意。
我没说话,只觉得喉咙干得厉害。妈以为她赢了,其实她输了,输了一个曾经真心想把这个家当成自己家的人。
离婚后,我搬出去住了。一个人租了个小两居,安安静静地过。妈打电话过来,隔三差五地问我吃得好不好,有没有交新女朋友,然后又补一句:“别再找像她那样的女人了,太娇气,没那个命守福。”
我有时候真想问她一句,“什么是福?天天给你当保姆,是福吗?”
朋友们听说我离婚了,有人表示惋惜,有人说早看出来你俩不会长久。我懒得解释,因为真正的理由,除了我和我妈,没人能懂。
有一次,我在超市遇见前妻。她剪了短发,穿着一身灰蓝色的风衣,看起来精神了不少。我们站在货架前打了个照面,她冲我笑了笑,说:“你变瘦了。”
我愣了两秒,也笑了:“你看起来挺好。”
她点点头,没说其他话。走的时候,她回头看我一眼,说:“其实我一直觉得你不是坏人,只是你妈太难搞了。”
我看着她的背影,突然觉得心里空荡荡的。这份婚姻,不是败给了爱情,也不是输给了现实,而是毁在了一场无解的婆媳战争里。她努力了、忍让了三年,最后败给了我妈一张嘴、一张冷脸。
而我呢,作为那个“中间人”,一直想当和事佬,结果什么也没守住。
妈后来还是那句老话挂嘴边:“你放心吧,她离了你啊,没人要。”可我知道,她根本不知道,我失去的,是一个愿意跟我一起吃苦、愿意忍气吞声的好姑娘。而她,只是赢了一场没人叫好的仗。
我偶尔还是会想,如果当初我能更坚定一点,能不一味地让她忍让,会不会一切都不一样?可惜没有如果。
生活还得继续。只不过,那句“你放心吧,她离了你啊,没人要”,现在听来,不是安慰,是讽刺。
她离开了我,没了我妈的干扰,反而活得更轻松。而我,在妈的关爱里,守着一个空房间,听她一遍遍地重复那句没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