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服务手册》上新、志愿者配上“百宝箱”……今年“五一”假期,北京七大火车站迎来探亲、访友、旅游大客流,多个车站再次突破同期历史客流极值。在人潮涌动的站区里,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携手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属地社区及高校等多元力量,打造的志愿服务品牌——“旅客身边人”格外亮眼。当旅客们拖着行李走出车站大门,便能看到志愿者们热情的笑脸,一句句“有需要随时找我”,让“北京欢迎你”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为触手可及的温暖与关怀。


今年是北京朝阳站开通地铁后迎来的第一个“五一”假期。为了让旅客出行更便捷,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朝阳站地区管理办公室根据春运期间旅客、志愿者、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的反馈,升级改版了《旅客服务手册》。新版手册涵盖出行、美食、生活、文旅等多个实用版块,详细罗列站区周边资讯,一经推出便成为旅客手中的“爆款”指南。站区里,“旅客身边人”志愿者们的暖心服务也未停歇。他们穿梭在人群中,为过往旅客免费派发大麦茶,贴心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温、合理规划行程。5月1日,从哈尔滨远道而来的李女士一下车,就感受到了这份热情。“志愿者不仅耐心指路,还主动帮忙提行李。就像回到家一样温暖!”李女士忍不住感慨道。


除了热情和微笑,细心的旅客会发现,北京南站地区的志愿者人手一个“百宝箱”,里面藏着服务旅客的“秘密武器”:应急使用的针线包、胶带、包装绳,方便记录的便签纸,供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还有精心制作的“指路条”,清晰标注着前往热门景点、医院、机场和其他火车站的换乘方式。考虑到志愿者长时间服务的需求,“百宝箱”里还配备了“小蜜蜂”扩音器和润喉糖。


在北京北站地区广场,5月4日,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团委的志愿者化身“文化使者”,开展“文化赋能旅途”宣讲活动。他们以京张铁路和北京北站为脉络,讲述铁路技术史与车站百年变迁,现场宣传栏生动展现中国铁路从追赶到领跑的奋进之路。结合“北京北站120周年历史”与节日文化的互动问答,让旅客在候车时沉浸式感受铁路文化魅力,不少旅客感慨“读懂了车站的历史价值”。在清河站地区,社区居民、驻区单位员工等社会力量组成“治理智囊团”,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站区治理。他们手持“任务卡”,模拟旅客出站后五种交通换乘流线,检验站区标识清晰度;通过特殊场景体验,评估无障碍通行与应急处置能力。

从服务旅客到参与治理,这个“五一”假期,社会力量加入和角色转换,为北京重点站区管理注入了多元活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