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的棱角撞上警徽的锋芒,一群“警营后浪”带着“用热血丈量平安”的初心,跳进警营用初生牛犊的锐气,在遂宁公安写下属于他们的"硬核"成长宣言。今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一起来听听,遂宁公安青年民辅警代表的从警故事。
船山区公安分局介福路派出所民警 张腾宇
我叫张腾宇,2024年6月考入遂宁市公安局,同年7月下派到遂宁市公安局船山区分局介福路派出所从事刑侦、治安工作。从警校毕业那天,我踏上回乡之路,希望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介福路派出所辖区地处船山核心区域,党政部门、机关学校多、流动人口多、商业发达,治安状况复杂,矛盾纠纷易发多发。我第一天上班就开始值班出警,虽然之前实习的时候也做过,但都是有经验丰富的民警们教着带着,这次是第一次独自带人去出警,内心还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只能硬着头皮上,生怕出一点差错,第一天值完班后,紧随而来的是所内日常的工作安排。
“小张,这名证人的笔录问一下。”
“小张,这份材料帮我传一下。”
“小张,帮我审批一下这个警情。”
从一开始的忙乱到现在驾轻就熟,离不开所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关心,我也很快适应了所里的工作节奏。所领导们也时常对我说:“只要你在派出所的工作搞好了,将来无论去到什么单位都能够得心应手。”
而今外出执勤或出警时,我习惯整理好着装,检查好装备再出发,也把警号擦得锃亮,在凌晨三点劝导醉酒乘客早点回家、为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寻找家人信息、为企图轻生的绝症患者重拾对生活的希望、成功捉拿犯罪嫌疑人等······当我接到群众送来的感谢锦旗,明白了警徽不仅要有法律的金色,还要有人性的温度。
在介福路派出所工作这段时日,我始终满腔热情地做好自己负责的工作,倾力种好自已的"责任田",在平凡的工作中书写着非凡的“事迹”。
安居区公安分局安居派出所民警 段羽涛
2023年7月,当我第一次来到分局报到时兴奋地抬头仰望办公楼许久。入警两年来,我渐渐褪去了稚嫩,练强了筋骨,提高了本领,也收获了点滴感悟。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当警察,抓坏人”是我从小的梦想,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在安居派出所工作一年零九个月了。其间,我经历了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参与抓捕行动、第一次使用接处警平台、第一次使用系统办公、第一次制作法律文书……正是这些不经意间的“第一次”,构成了我从警生涯记忆的开始,在一次次的工作中,我渐渐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完成了从“有志青年”到“新生力量”的蜕变。在亲眼见证了基层派出所的琐碎日常,亲身感受到基层民警的工作繁忙后,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前沿阵地,既是维护社会治安的神经末梢,更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坚实保障。看着辖区的安定,我明白,现在的自己时刻都在践行着第一次头顶警徽时许下的“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每个新警可能都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要当一个什么样的警察?”在从警之路的答卷中,我得出的答案是“有理想、有梦想、有思想”。
作为一名新警,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好价值观,善于把理想变成未来可期的目标,将目标变为可以执行的计划,把计划变为可以实践的行动。作为一名新警,要怀揣远大梦想,在一次次接处警中提升调解纠纷的能力,在一个个案件办理中深化对法律的理解,在一次次走访中加强对辖区的了解,做一个实干派的梦想家。作为一名新警,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去除背离实践、背离规律、背离初心的异想,在创新创造中深化自己的认识,让从警路走正、走顺、走实。
安民固本,居正守心,作为青年民警,我们接过的不仅是警徽,更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血脉。在工作笔记本的扉页上,我写下了“做警察,就要护一方人民安宁”的铮铮誓言。这是我从警初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这身藏蓝最深情而朴素的“告白”。
射洪市公安局武安派出所民警 吴浩然
我叫吴浩然,是射洪市公安局武安派出所民警,从警已有3年,初入警营,怀揣着对警察职业的无限憧憬,我被分配到武安派出所。记得第一次出警,是处理一起邻里纠纷。当事人情绪激动,现场混乱不堪,我紧张得手心冒汗,大脑一片空白。好在有经验丰富的所长罗毅在旁指导,他沉稳地调解,耐心地劝说,最终化解了矛盾。那一刻,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像他一样,成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好警察。
有一次,辖区内发生一起盗窃案,被盗群众心急如焚。我主动请缨参与侦破,跟着同事们走访调查、调取监控,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连续几天几夜的坚守,终于锁定了嫌疑人并将其抓获,为群众追回了损失。当看到群众脸上露出的欣慰笑容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基层工作琐碎繁杂,但每一件小事都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无论是调解纠纷、治安巡逻,还是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我都全力以赴。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也逐渐从一名青涩的新警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警营里,我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考验,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岗位,用热血和担当守护一方平安,让青春在警营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蓬溪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 魏林丘
心怀理想,勇毅入警;予民心安,甘之如饴。怀揣理想踏入警营,2023年5月,我终于成为一名人民警察。非公安专业出身的我,带着忐忑开启新征程。白天跟着师父学业务,夜晚挑灯啃专业书籍,办案时追着同事问 “为什么”,出警时紧盯现场学 “怎么做”,靠着这股韧劲,我从手足无措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办案能手。
调解矛盾曾是我的 “拦路虎”,每次面对剑拔弩张的纠纷,心里都敲着小鼓。多亏师父那句 “调解要找平衡点”,同事那句 “别当社会关系撕裂者”,让我逐渐摸索出门道。当成功化解多起农村矛盾,看到当事人握手言和的笑脸时,警徽的重量终于有了实感。
工作之余,我发挥特长活跃在演讲、书法等文化活动中,用行动践行新时代警察的多元担当。未来,我将继续以学为刃,在守护平安的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藏蓝篇章。
大英县公安局盐井派出所民警 谢雨寒
初入派出所,身为警校生的我底气十足,但真正面对基层公安工作时,却还是捉襟见肘。初见我的师傅是在会议室内,他紧锁的眉头和严肃的神情,让我料定这是位不苟言笑的严师。但后来相处渐久,那一声声带着关切的“雨寒呐”在耳边响起时,我渐渐明白其实师傅看似冷峻的外表下,是满腔的赤诚与热枕。那紧锁的眉头,是他作为人民察的责任与担当;那严肃的神情,是对执法工作的敬畏。
于内勤工作而言,作为“新手”的我常手忙脚乱,找不着方向。但师傅总会手把手教我梳理工作脉络,制定计划,让我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找准方向。在外勤出警中,师傅更是以身作则诠释何为警民鱼水情。与师傅出警的日子让我明白基层警务其实就是用真心换取信任、用脚步丈量民情。
今年年初,我到案件队跟班学习,到了案件办理队我才发现侦查破案远非影视剧中那般光鲜亮丽,这几个月里我看到的是熬更守夜讯问嫌疑人的熬夜冠军、抓捕过程中与嫌疑人斗智斗勇的体能健将,线索核查时擅长随机应变的最佳演员。这短短三个月的历练,不仅让我掌握了案件办理的全流程,我心中那颗追求正义的种子也在生根发芽。
在公安事业的征途上,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青年干警的忠诚与担当。
经开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 陈泽
作为一名从机关到基层刑侦大队的“新警”,面对犯罪现场我常感到忐忑。记得第一次到刑侦大队审讯犯罪嫌疑人,就是一名故意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当眼神与嫌疑人对视的那一刻,他的眼神仿佛在向我传达“新来的娃娃警,也能撬开我的口”?当时手足无措的我手心的汗水洇湿了笔录纸,陷入了审讯的冷场状态,直到耳边传来前辈掷地有声的提问,刹那间我才醒悟了案件的重要点,坚定了作为一名侦查员的立场,不再因为年龄、经验的差距而产生审讯的慌张。是前辈的陪同与提示,我才能成功完成审讯,最终成功将该案提起起诉。这时我才深刻体会到警校理论与基层一线的差别,也拥有了办好案件后的成就感。
成为刑警以来的七百多个日夜里,有许多瞬间一深深刻入记忆。最难忘的是那个炎热的下午,我和师傅蹲守监视一个抢劫团伙的窝点。汗水浸透便衣,燥热难耐,我们却不敢有丝毫动作,生怕惊动了嫌疑人。当收网命令下达,我第一个冲进房间控制住嫌疑人,正当准备将嫌疑人带离现场,对方突然开始挣脱想要逃跑,我牢牢抓住他的手臂,哪怕已被对方拖着走,大腿已被磨出血,也不敢放松力量,让对方逃走。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警察两字不仅是权力,更是人民群众沉甸甸的信任。这些难忘时刻如同珍珠,串起了我的从警之路,每一次处警、每一期案件都在打磨着我对警察职业的认知。
从最初对刑警工作的英雄主义想象,到现在理解平凡坚守的伟大;从破案时的个人表现欲,到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从对法律条文的机械记忆,到领悟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平衡。老队长常说:“警察的成长没有捷径,是靠一起起案子‘喂’出来的”。确实,那些熬夜分析的案卷、走访排查的脚印、与嫌疑人斗智斗勇的经历,都在无声地塑造着一个青年警察的职业品格,让每一个认真履职的瞬间都能让警徽下的青春闪闪发光。
河东新区公安分局灵泉派出所民警 蒋进
2016年,我进入公安工作,那时的我像一粒被撒进警营的种子,在灵泉派出所的土壤里慢慢扎根。2022年初,我主动从内勤岗位转岗到案件办理组工作,虽然案件办理组的工作强度大、难度高,是担子最重、最辛苦的岗位,我却对新岗位充满期待,因为这距离我的“英雄梦”更近了一步。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初入案件办理组的我,在刑侦领域可以说是“门外汉”,为尽快适应新岗位的挑战,我带着满腔热情,拿出不服输的劲头,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业务知识。遇到疑难问题就追着老侦查员请教,即便不是自己负责的任务,也抓住机会旁听学习。
我深知自己的短板,因此每办结一起案件,我都会认真总结办案经验,从勘查现场、线索分析,到抓捕讯问,一步一个脚印打磨自己,迎接挑战、迅速成长,现在我已经从一名刑侦工作“小白”成长为刑侦骨干。
警营八年,我摔过跤、流过血、熬过夜,但从未后悔过。因为我知道,这身藏蓝警服下藏着的,从来不是孤胆英雄的幻想,而是一群人用青春和热血浇筑的信仰。
高新区公安分局西宁派出所辅警 严少俊
入职后,我来到了西宁派出所,那个堆着厚厚一层资料的办公桌成为了我这些年来的“亲密伙伴”。
我成为了师父们的“小跟班”,每天跟着师父们孜孜不倦学习内勤业务,一个字一个字的研究琢磨“深不见底”的材料,途中遇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事,也见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人。
曾经,公安机关是我的“服务者”,现在我成为了群众们的“服务者”。身份的突然转变也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打牢自身工作相关业务知识体系的同时,我也开阔了眼界,汲取了广泛的知识,充实自身,与时俱进,逐渐从一个懵懂青年成长为了一个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基层形势的“优秀辅警”。
在基层派出所这些年,我慢慢理解了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是“居之不倦,行之以忠”,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是“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在“从警”之路的伊始,人生旅途的开端,虽有险阻,但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所以更要坚定理想,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心向往之,行必能至,把困苦作为锤石,不断磨练意志品质,夯实业务能力,最终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公安能手。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我用十个字送给自己作为礼物——青春正当时,奋斗写芳华。
从“新警小白”到“警营多面手”,这群青年民辅警用行动证明,所谓“警营闪光”不是聚光灯下的荣耀,而是用24小时在线的警号,用365天滚烫的初心在每一次处警路上,每一场暖心救助,每一帧数据研判中让平安的底色,永远闪耀着青春的锋芒。(来源:遂宁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