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军区中,司令员与政委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方配合得越好,军区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反之,双方若是冲突不断,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军区发展。



就像是韩先楚与冼恒汉二人,两人在合作之初便分歧丛生,这让中央领导很是头疼。

不久后,中央便将一个“大人物”——萧华上将派了过去。结果,冼恒汉却对此感到非常焦虑……



“胆大包天”的韩将军

1973年,为了使军队更好的发展,毛主席在深思熟虑后作出了一个决定:将八大军区进行对调。

这个决策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实行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



彼时各军区首长大多已经在任上待了十几年,对各方面都已经熟悉,也早已做好了在当地安家的准备。

现在突然让他们进行变动,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大家多少都有些排斥。

不过,在主席的一番劝导下,大部分人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接受了新的任命。



然而,唯独韩先楚将军却始终想不通,他在收到消息后甚至直接跑到了北京,当面向中央提出了拒绝。

大家都知道他的性子,从革命时期开始,他便是出了名的“胆大包天”。他也曾多次违抗上级的命令,甚至连彭老总的话他都敢不听。



虽然每次他都能顺利完成任务,但他这种风风火火的性格也确实很让领导们头疼。

如今见他连毛主席的命令都敢拒绝,众人更是担忧起来。

然而,毛主席似乎早就预料他会是这种反应,所以并未生气,而是非常认真地听取了他的想法。



彼时的韩先楚正担任福州军区司令,按照中央的计划,他需要与兰州军区司令皮定均进行对调。

韩将军倒不是嫌弃兰州地区条件不好,只是他心中一直放不下福州方面的备战工作。



如今沿海地区的形势依旧紧张,韩先楚日日在军区殚精竭虑,做好了随时作战的准备。

在这个节骨眼上让他离开,他实在不甘心。况且,他在福州军区工作了十六年,早已经对这里的形势了如指掌,换新干部过来接手,他很不放心。



听他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后,毛主席非常谅解地点了点头。

随后主席并未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非常突兀地问了他一个问题:“我的牙坏了要不要补?若是补的话会很疼。”



听到这话,韩先楚一开始有些疑惑,但他还是回答说,虽然很疼,但牙坏了就要补,否则将来会越来越糟。

说完这话后毛主席没再说话,只是笑着看着他。韩先楚这时也明白了主席话中的深意,补牙虽疼但很有必要,就像是建设军区一样。



这次与毛主席的谈话让他想通了很多事。没过多久,他便表示会严格执行中央的命令,前往兰州上任。

毛主席非常欣慰。在各大军区正式对调之前,主席还特意将他们聚在了一起,让他们与彼此的新同事认识一下。



当时主席特意向韩先楚介绍了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并开玩笑地说:“冼同志是个老实人,你到兰州以后可不要欺负人家!”

韩、冼二人都知道主席这是希望他们团结协作的意思,于是两人当即表示会配合好,共同将军区建设得更好。



然而,事实却并未像他们想的那样顺利……



不愉快的合作之路

其实主席一开始向两人引荐时,便已经猜到两人相处起来可能会有些摩擦。因为两人的做事风格和性情都大不相同。

冼恒汉从革命时期起就是政工干部。他参加过百色起义,后来在红七军担任政治宣传员;之后他又到红二、六军团担任了师政委等职。



在抗日时期,他担任过120师358旅副政委,协助贺老总开辟晋绥根据地;到了解放时期,他又来到彭老总手下工作,依旧从事着政治工作。

建国之后,他便奉中央的命令开始扎根西北,在兰州军区政委的职位上干了22年。



如此丰富的政工经验,让他练就了一身谨慎细致的做事风格。

而韩先楚呢,他完全是一个从基层战士狠打猛拼上来的猛将,在军事指挥上颇有造诣,并且不拘小节。



而两人唯一的相似点就是性格倔强,一旦产生争执就会是谁也不让谁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的合作之路就注定不会那么愉快。

果然没多久,两人一封又一封的报告便传到了中央的手中。

先是冼恒汉,他对韩先楚来到军区之后所做的一系列工作都表示了不满。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韩将军一到任后便开始对军区进行大刀阔斧地调整。

大到战备训练、战场设置、边防建设,小到军区绿化,他全都提出了意见。

冼恒汉怎么说也是兰州军区的老人了,在他看来对方这种做法无疑是否认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工作成绩。



但其实这并不是谁针对谁的问题,完全是两位将军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韩将军以前都是在备战区工作,所以自然对军事这方面抓得比较紧。

以前在福州他便非常注意沿海防护,现在到兰州,他自然开始关注与苏联的边境线上的防护。



像他提出要修改绿化,也是担心不一样的绿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暴露我军的军事设施。

而冼恒汉则更侧重于地方建设。西北军区的条件本来就比其他地方艰苦,这里沙漠戈壁多,雨水也少,庄稼地常年处于干旱。



冼恒汉在管理军队的同时,还要努力抓当地的农业生产,进行植树造林。

而国家正处于建设阶段,经费并不充裕,他们自然是要节省开支,这就导致军区的装备和设施相较于其他军区要落后一些。

其实说到底,两人最主要的分歧就是对军区管理理念的不同。



焦虑的冼将军

而韩先楚也认为自己与冼恒汉相处不太好,于是便向中央请示,想调苏静同志过来担任第二政委,协助自己工作。

周总理知道他的难处,但苏静如今在国务院担任着重要的职务,很多工作都离不开他,因此总理还是拒绝了。



后来两人之间的问题甚至闹到了毛主席那里。主席非常重视此事,当即派了叶帅过去调和。

叶帅见到两人后便训斥了两人一顿,说他们是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两只公鸡,都多大年纪了,还在那里吵来吵去,不知道包容。



当时冼恒汉便对叶帅提议道,可以将自己调走。但叶帅并没有同意,毕竟他在兰州待的时间长,身体也还能坚持。

这次之后,两人之间的矛盾渐渐小了,不过还是时常有分歧发生。这让中央十分头疼。



于是到了1977年,中央便将刚回到北京的萧华调到了兰州,让他出任第二政委。

韩、冼两人都感到非常意外。尤其是冼恒汉,他在惊讶的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毕竟萧华同志的资历太高了,他是上将,过去还担任过总政治部主任,他若是来兰州军区该如何排位?总不能让这位老前辈给自己当副手吧?

冼恒汉猜测自己可能要被调走,于是他便直接给中央打电话询问了一番:“萧华同志来兰州究竟是干啥来了?中央到底有何考虑?”



中央自然也知道他的顾虑,于是便安慰他说,领导们体谅他还要管理甘肃地方工作,忙不过来,调萧华过去也只是为了加强军区领导力量,协助他工作的。

并且他到兰州后,也是按照先来后到安排位置,冼恒汉仍为第一政委,他为第二。



后来,萧华到了兰州后,也对他表示,自己只是过来协助他工作的,并没有其他指示。冼恒汉这才松了口气。

此后,韩、冼、萧三人便开始共同开展军区工作。有了萧将军在中间做“磨合剂”,韩、冼两人的关系也慢慢得到了缓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