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之上的那帮绿林好汉到底是怎样一帮人?
或许多数人的答案会是《好汉歌》里唱的那句“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不可否认,梁山之上确实有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的人,比如武松、鲁达都是这样的热血男儿,但梁山之上也有不少制造不平之事的人。
当初林冲上梁山的时候,见到的那般场景就足以证明这帮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宋江剧照)
毕竟书中写着:“山排巨浪,水接遥天。乱芦攒万万队刀枪,怪树列千千层剑戟。濠边鹿角,俱将骸骨攒成;寨内碗瓢,尽使骷髅做就。剥下人皮蒙战鼓,截来头发做缰绳。”
这地儿如同尸山血海,哪里像是好人住的地方,所以梁山之上也确实有不少奸邪之辈,比如本文要提到的这位卑鄙无耻的好汉,他出卖兄弟,欺负嫂嫂,最终身患重病,就连宋江也懒得救他。
一、梁山上的恶人
对于那些闯荡绿林的好汉而言,最看重的就是一个“义”字,所以书中那些杀人放火或是贪财好色之人,都不是这帮绿林好汉眼中的恶人,对于他们而言,最可恶之人,自然是那些不讲义气的人。
梁山之上还真就有不少这样的人。
比如那“矮脚虎”王英就因为一个女子要与兄弟火拼。
(金枪手剧照)
当时的情况是燕顺杀了那刘高之妻,结果王英就不干了,说是:“燕顺跳起身来便道:‘这等贼妇,问他则甚!’拔出腰刀,一刀挥为两段。王矮虎见砍了这妇人,心中大怒,夺过一把朴刀,便要和燕顺交并。”
你看,就王英这种见色忘义之人,也配被称为好汉,你就知道梁山之上这帮好汉确实与“好人”不相干了。
不过王英还不是最过分的,更过分的是另一位卖兄欺嫂之人。
二、卖兄欺嫂之人
当初武松回乡之后,他那嫂嫂潘金莲就盯上了他,那妇人几次撩拨,武松却不为所动。
反而他还怒斥了那嫂嫂一番,当真是铁血真汉子,后来他为了帮兄长报仇,不惜怒杀嫂嫂,背负罪孽,不得不落草,也当真是有情有义,谁能结交武松这种兄弟,当真是三生有幸。
但有武松这样的英雄汉,也就有卑鄙无耻的小人,比如那“金钱豹子”汤隆就是典型的小人。
(徐宁剧照)
当梁山被呼延灼那“连环马阵”杀得败了几阵之后,宋江、吴用等人一筹莫展,此时上了梁山却还未立下功勋的汤隆站出来了。
倒也不是他自己有多大的本领,而是他认识一个能人,只是以那人的身份来看,绝不可能帮梁山对付呼延灼,毕竟那“金枪手”徐宁是金枪班的教头,如何会帮梁山这帮草寇卖命?
此时汤隆的嘴脸就属实让人恶心:“众头领饮酒之间,宋江与众又商议破连环马之策。正无良法,只见金钱豹子汤隆起身道:‘小子不材,愿献一计。除是得这般军器,和我一个哥哥,可以破得连环甲马。’吴学究便问道:‘贤弟,你且说用何等军器?你那个令亲哥哥是谁?’汤隆不慌不忙,叉手向前,说出这般军器和那个人来。”
人家是有好事想到兄弟,这汤隆却是如此坑害兄弟,徐宁都不知道,自己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就因为汤隆献上的这计策,徐宁也稀里糊涂地落了草。
当徐宁见了汤隆之后,他们兄弟之间的那番对话才真叫人寒心。
(徐宁妻子剧照)
说是:“徐宁道:‘兄弟,好却好了,只可惜将我这副甲陷在家里了。’汤隆笑道:‘我教哥哥欢喜,打发嫂嫂上车之后,我便复翻身去赚了这甲,诱了这两个丫嬛,收拾了家中应有细软,做一担儿挑在这里。’徐宁道:‘恁地时,我们不能勾回东京去了。’汤隆道:‘我又教哥哥再知一件事来:在半路上撞见一伙客人,我把哥哥的雁翎甲穿了,搽画了脸,说哥哥名姓,劫了那伙客人的财物。这早晚,东京已自遍行文书捉拿哥哥。’徐宁道:‘兄弟,你也害得我不浅!’”
徐宁的夫人只是个弱女子,自然只能任由汤隆安排,徐宁听闻此事,心中如何能不气闷?
但凡徐宁是武松那种性格,就算家破人亡,此时也要弄死汤隆再说,能把坑人的行为说得如此云淡风轻,这家伙当真是无耻至极。
所以这样一个卖兄欺嫂的小人,会落得怎样的结局?
自然不会太好。
三、可悲的结局
汤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也就是害徐宁落草之时了,后来他在梁山上也极少立功,大多数时候只是随着兄弟们一同吃大锅饭,鲜有出彩的个人表现。
到了征方腊时,他也依旧只是人群雄最不起眼的那一类人,所以对于宋江而言,这家伙本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再加上他曾经有出卖兄弟的行为,自然是不值得他在意的小角色。
所以当征方腊结束之后,汤隆生了一场大病,照理说,此时宋江应该把这兄弟带回京城,让他得到最好的治疗,可他是怎么做的?
直接放任不管了。
书中只留下一句:“宋江会合卢俊义军马,屯驻在清溪县内。聚集众将,都来请功受赏……李立、汤隆、蔡福,各带重伤,医治不痊身死。”
汤隆就这样直接被放弃了。
(汤隆剧照)
当然,他也只配得到这样的结局。
原著第四十五回中,施耐庵就提到过一首诗。
“朝看楞伽经,暮念华严咒。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经咒本慈悲,冤结如何救。照见本来心,方便多竟究。心地若无私,何用求天佑。地狱与天堂,作者还自受。”
当初他出卖徐宁的时候,就已种下了因,此时收获的果,也不过是他罪有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