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红是非多!

奥运冠军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一跳成名”后,她的家庭生活始终被人拿着放大镜怼着看,尤其是她老家要盖房子的事。

时间来到2025年5月,一则“全红婵老家建120平别墅”的消息突然冲上热搜,全红婵好像又被舆论“拿捏”住了。





在相关的新闻中,评论区迅速分化:

有人点赞“为国争光的姑娘值得”,







不过也有很多人质疑:

“村干部哪来的权力奖励土地”

“奥运冠军就能搞特权?”

“凭什么别人盖房子就违法,她盖房子就是合法的!”

“普通村民申请宅基地要排队三五年,冠军家庭怎么这么快?”











那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现在看来质疑声无非是集中在这两点:一是“村委会是否有权用集体土地奖励个人”,二是“奥运冠军是否享受审批特权”。

对此,迈合村村干部回应称: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村委会依据《土地管理法》和村规民约,对符合“一户一宅”条件的村民分配使用权。全红婵家庭此前因经济困难长期无自住房,符合申请条件;奖励实质是“优先审批资格”,而非赠送土地所有权。

湛江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补充,宅基地审批需经村、镇、县三级审核,不存在“村委说了算”的情况。

至于“审批加速”质疑,法律界人士分析:奥运冠军身份可能影响审批优先级,但程序合法即不构成特权。类似“见义勇为者优先分房”的政策,在多地均有先例。





其实我倒是觉得,全红婵家要是没有能力盖新房子,到时候恐怕又要被一些殖人阴阳怪气地嘲讽

——“移民了你就开心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身为两届奥运冠军的全红婵要是连个基本的住所都没有,传到国际社会上恐怕要被笑话。

而全红婵一家过去的生活条件也着实不好,用她母亲的话说,“孩子们回来连个自己的房间都没有”。全家七口人挤在果园的平房和村中大伯名下的老宅里,全红婵每次回老家只能借住爷爷家。

2024年底,全红婵母亲在纪录片中落泪道:“最大的愿望是盖栋楼,让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房间。”









幸运的是,这个愿望在2025年5月3日成为现实。

迈合村村干部向极目新闻等媒体证实,全红婵家新建的宅基地是村里对她2021年奥运夺冠的奖励,地块面积120平方米,审批流程合规后正式开工。

施工方介绍,新房计划建成两层半农村“别墅”,工期约一年,建成后预计可提供约300平方米居住空间。





“不是豪宅,就是普通农村房”

面对“建别墅”的传闻,全红婵哥哥全进华在直播中澄清:“我们村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盖房用的是我带货攒的钱,就是让弟弟妹妹回家有地方住。”



施工方提供的设计图显示,房屋采用农村常见的两层半结构,外墙为普通涂料,无网传的“泳池、花园”等豪华配置。



值得关注的是,这处宅基地还承载着地方的别样文化意义。

广东农村历来有“以宅奖功”的传统,例如为族中杰出者单开族谱、开放祠堂中门等。村干部表示:“全红婵让全世界知道了迈合村,这是集体对她的感谢。”

截至2025年5月5日,新房工地已立起围挡,打桩机正在作业,一切都在正常进行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