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逍遥子

  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

  春意阑珊处,立夏款款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讲:“立夏,四月节,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立夏时节,气温升高,日光渐燥,雷雨增多,炎暑将临,夏季正式开始。

  传统中医认为,夏季主“长”,阳气逐渐旺盛,新陈代谢开始增强,人体也需顺应阳盛阴虚的变化,重视养护。

  那么,立夏时节,该如何养生,保护身体健康呢?

  01

  立夏食补

  1、吃一蛋

  蛋类的营养成分高,可有效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夏季人体容易心火旺盛,鸭蛋性凉,适量食用可去心火,还可补充夏季出汗所需的钠盐,从而补充体力。

  

  2、喝二粥

  桂圆粥:养心补脾

  桂圆性温、味甘,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其中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等,对全身都有补益作用。

  夏季外阳内阴,人体发虚,最需要温补,可与粳米、少许白糖一起煮制,效果最佳。

  百合莲子羹:健脾祛湿

  莲子可补脾益肾,百合可养阴生津,一起熬制起到养心安神、健脾祛湿、清凉解暑的作用。

  若因夏季燥热情绪不佳,烦躁易怒,也可尝试此粥,当做早晚餐来喝,对身体也大有益处。

  

  3、吃三鲜

  苋菜:

  《滇南本草》中讲:“ 白者入气,赤者入血。白动痰,赤破血。“

  苋菜能够清热解毒,除湿止痢,其分为红、白两种,红色苋菜可驱逐淤血,适合气血不畅的人;白色苋菜能通畅气机,适合体内有热痰的人。

  蚕豆:

  蚕豆性甘、平,有丰富的胆石碱、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等微量元素,可补充身体所需能量、增强记忆力。

  适当的食用蚕豆可滋补脾经、胃经,能够发挥出健脾开胃的功效,也有一定的利水除湿作用。

  蒜薹:

  立夏时节,雨水增多,湿热加重,容易引起感染和腹泻,而蒜薹中含有大蒜素和大蒜新素,是“天然的抗生素”,有杀菌、缓解便秘的作用。

  但是,蒜薹不宜炒制过烂,容易破坏其营养结构。此外,肠道消化吸收不好的人少食用,以免对身体产生负面的影响。

  

  4、吃四红

  樱桃:

  樱桃是“心之果“,是阳气充足、性温的果子,体质偏寒的人也可食用,能促进血脉畅通,达到气血双补的作用。

  番茄:

  番茄味酸,能清热解毒、凉血平肝、敛汗、止泻,可防止夏季流汗过多导致的耗气伤阴。

  此外,番茄还有美容护肤、促进肠胃消化吸收的作用。

  

  草莓:

  草莓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润肺生津、解热祛暑、利尿消肿的作用,其中的花青素对身体也是大有益处。

  西瓜:

  西瓜甘甜多汁,清凉爽口,可补充身体所缺的水分,也可达到解暑降火的作用。

  但是西瓜性凉,脾胃不适者要少食, 且西瓜在冰箱中保存不宜超过3小时,存放过久容易滋生细菌。

  

  02

  立夏养生三秘诀

  1、安度夏季,睡好子午觉

  夏季昼长夜短,人体也需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则为最佳的睡眠方式。

  子觉,应在晚上23点之前入睡,7点左右起床,禁止熬夜,因为熬夜费心血,对身体有害无益,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才能有充足的精神来应对白天的工作和生活。

  午觉,则需在中午11点-13点入睡,30分钟左右即可,此时阳气充足,有利于收敛养阳。午休后不要立刻起床,静卧10分钟起床最佳。

  中医中讲:“夏气与心气相通”。

  因此,睡好子午觉,方能缓解疲劳,静养安神,保护心脏,安然度夏。

  

  2、早起晨练,强身健体

  中医养生讲究:“冬藏夏放”。

  冬季要注意营养和能量的储备;而夏季则需通过锻炼来增强新陈代谢,从而提高身体素质。

  夏季锻炼应以晨练为主、缓慢运动最佳,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需避免过度出汗,时间在30分左右为宜,防止加重对人体的损耗。

  运动过后,可喝些温盐水,补充身体能量,也可喝绿豆汤、柠檬水、绿茶等,生津止渴,消暑降温,补充水分。


  3、戒躁戒凉,养心安神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夏季天气燥热,容易烦闷、情绪波动大,生气易怒容易引发心火,易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给身体带来严重负担。

  可做些“心静”的事,下棋、钓鱼、养花等,保持心情舒畅,缓解烦闷躁郁,养心安神。

  此外,夏季防暑切忌贪凉,性寒的食物要少食,容易引发腹泻等症,不可洗凉水澡、过度吹空调,夏季寒邪之气进入体内,易导致血管收缩,引发头疼感冒,严重者易发生晕厥。

  03

  立夏养生重点--按摩

  1、内关穴:宁心安神

  内关穴是保护心脏的要穴,按摩此穴可宁心安神,缓解胸闷、胸痛等症,起到养心通脉的作用。

  按摩方式:手指放于内关穴处,向下用力点压,也可旋转按揉,左右手交替,各按揉3分钟左右即可,早晚各一次,有微微酸胀感效果最佳。

  

  2、百会穴:提神醒脑

  百会穴是身体阳经和督脉阳气交汇处,按摩此穴可提升阳气,令全身气血通畅,也可提神醒脑,预防夏季疲劳打盹。

  按摩方式:双手食指或拇指按于此穴,稍微用力,有酸胀感即可,30秒左右为宜,或绕圈按揉,反复5次左右。

  

  3、劳宫穴:清心火除湿热

  劳宫穴位于掌心,握拳屈指时,位于中指与无名指指尖处。

  夏季高温暑热会加重心脏负担,此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也可清心火除湿热,理气和胃,镇静安神。

  按摩方式:拇指放于劳宫穴,其余四指放于手的背面支撑,用拇指以旋转的方式揉按,一日1-2次,每次20-30秒为宜,左右手交替反复。

  

  04

  春意阑珊处,立夏款款来。

  真诚的问候,发自内心,暖暖的关怀,送去温馨。

  在这个万物繁茂的季节里,将最美好的问候与祝福,送给给最爱的亲人朋友。

  愿你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散,幸福的时光,如约而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作者:逍遥子,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弘扬中华道家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百万道家爱好者的聚集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