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是贾家长子长孙?这个常识性的问题,近期随着贾宝玉扮演者、越剧演员陈丽君的一段采访,引发了热议。
起因是:陈丽君在接受采访时,脱口说:
“贾宝玉是大观园的希望,不仅仅是因为是长子长孙,也是因为他在那个时代里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
陈丽君扮演的贾宝玉
随后,红学家、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表示:“说贾宝玉是长子长孙,说明对《红楼梦》了解匮乏……建议多读原著,了解经典。”
从原著入手,贾宝玉在贾府不仅不是长子长孙,而且其地位也并不高,甚至连前五都排不上号,说白了,他只是在贾府内院、仗着贾母的宠爱而有一定地位罢了。
整个贾府分为两府:宁国府和荣国府,其中宁国府为东府,荣国府为西府。东府为大,也就是说,宁国府地位高于荣国府。这点,我们从贾家族长一直由宁国府的子孙担任,就可见一斑。
宁国府的宁国公贾演是荣国公贾源的兄长,宁国府作为嫡长房,在家族中地位非常高。依据古代的宗法制度,宁国公的后代才是贾府的大宗,而荣国公的后代则是小宗。贾宝玉属于荣国府,所以他在贾家的地位从根本上而言就并不高。
生在荣国府的贾宝玉,他非长子长孙的身份,进一步拉低了他在贾府的地位。
荣国公的嫡长子是贾赦,贾赦是贾宝玉父亲贾政的亲哥哥,也就是说,荣国公的长子并不是贾宝玉的父亲,而是他的伯父。
贾宝玉父亲仅仅是荣国公的次子,其地位可见并不高。地位本就不高的贾宝玉,还不是贾政的长子,而仅仅是贾政的次子,他的上面,还有兄长贾珠。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贾珠很年轻就死了,长子死了,次子贾宝玉是不是地位就高了?答案是否定的。古代讲究“长子继承制”,这也是朱元璋长子朱标死后,他把皇位给朱标之子朱允炆,而非给次子或者其他儿子的原因所在。贾珠虽然死了,但是贾珠的儿子贾兰还在,他就相当于朱允炆,只要有他在,贾政这一脉的继承权就轮不到贾宝玉。
所以,贾宝玉在贾府地位并不高,他非长子长孙,不仅无法成为贾氏一族的家长,就连荣国府的法定继承人,也根本轮不到他。
贾宝玉在贾家的地位(除去贾母外),排到了第八。
贾宝玉与贾母
具体看看贾府地位前八分别是谁?
第一,贾敬,宁国公嫡长子,继了兄长贾敷,他是进士出身,一心修道,夫人去世后直接入了道。将族长位置传给了儿子贾珍,他虽离了贾府,但其在贾家的地位仍然存在。
第二,贾赦,荣国公嫡长子,贾宝玉的伯父,世袭一等将军。
第三,贾政,荣国府的次子,贾宝玉的父亲,曾为工部员外郎,后升五品工部郎中,后来外放学政。女儿贾元春入宫成为皇妃,其身份也算是皇丈了。
第四,贾珍,宁国公正儿八经的长子长孙,是族长贾敬的长子,世袭三品威烈将军,正四品或正五品的一个候补。他是宁、荣两府整个贾氏一族的族长,和贾宝玉同辈,但地位比贾宝玉尊贵太多,一旦贾赦、贾政两个叔伯辈的都去世,他就是整个贾府真正的大家长了。
第五,贾琏,宁国府的长子长孙,他是荣国府的真正法定继承人。虽然,他和贾宝玉是同辈,但因为其父贾赦是长子,他的地位比贾宝玉高出太多。贾琏与贾宝玉虽都被称为“二爷”,但此二爷和彼二爷截然不同。
贾琏的二爷,是他在整个荣国府的地位,表示:在荣国府,他的地位仅次于其父贾赦。而贾宝玉的二爷,则代表的是他是贾政的二儿子,仅此而已。这就相当于:全校第二和全班第二(非重点班)的差别。
第六,贾蓉,贾蓉是宁国府贾珍的儿子,秦可卿的丈夫,宁国府第五代法定继承人,宁、荣两府下一任族长。
第七,贾兰,他是荣国府次子贾政长子贾珠的长子。荣国府第四代中,贾琏与妻子王熙凤无子,只有巧姐儿一个女儿。贾琏一直想纳妾,说白了,是想生个儿子保住荣国府的嫡位,否则荣国府的嫡位就是贾琏的下一代贾兰的了。
综上,贾宝玉在贾家的身份仅能排到第八。
理清楚这一层后,接下来我们从原著的三个细节中,进一步分析贾宝玉在贾府实际地位低的事实。
第一个细节:元春省亲时,贾宝玉给新建园子题匾额和对联。
《红楼梦》原著第十七回,贾宝玉到新建的园子散心,正好碰上贾政和一群人视察大观园。贾政决定带上贾宝玉,让他给园子的建筑物题匾额和对联,“曲径通幽”、“沁芳亭”、“有凤来仪”等,都是他取的名。
这里,表面看是彰显了贾宝玉的地位了,毕竟让他出了风头。实际上,这一出,恰恰体现他在贾府没地位的事实。
首先,贾政让贾宝玉给园子的建筑物题匾额和对联,出发点本就是为了让即将回来省亲的贾元春高兴。贾元春和贾宝玉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弟,元春一直也很喜欢、记挂贾宝玉。
贾元春贵为贵妃,其地位那是相当高,连父亲贾政也得去揣摩她的心思,讨她的欢喜。从后来贾元春特意点名贾宝玉来见他,见了他,又突破礼制将他揽在怀里,就可看出:贾元春极其疼爱贾宝玉。
这也难怪,贾宝玉是贾元春亲自带大的,他三岁时,元春就教他读书识字。她和贾宝玉的关系,表面是姐弟,实质却情同母子。
元春与贾宝玉
如此,贾元春省亲,一旦知道园子里的题词是宝玉写的,定然会非常高兴。而后来贾元春的反应也印证了这点:她对园子里的题词非常满意,还连连夸赞宝玉“进步了”。
其次,贾宝玉虽然给园子建筑物题了匾额和对联,但这份活儿,说白了是最其次的,园子的设计、修建各种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些工作,根本轮不到只能在内帏厮混的贾宝玉,而是由荣国府实际的大总管贾琏负责。
贾府真正的大老爷们,也就是贾琏都已经可以参与修建大观园,管理贾家日常工作了,而贾宝玉干的最大的事还仅仅是给园子题字,而且还是托姐姐贾元春的福,才破例得到的机会。
所以,贾宝玉给大观园的建筑物题匾额和对联,这看似风光的事件背后,恰恰折射了贾宝玉在贾府的地位不高的事实。
第二个细节,贾宝玉的婚恋价值很低。
古代讲究“门当户对”,所以婚恋最容易看出地位高低。贾宝玉没有爵位可袭,他想要有身份、地位,只能像王子腾、贾雨村一样自己去努力飞升。
与此同时,贾宝玉的纨绔名声远播,以至于远在姑苏的表妹林黛玉都听过他的纨绔名。
这样的贾宝玉,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婚恋资源,四大家族内部的一些地位不顶高的女孩,已经是贾宝玉的婚配天花板了。再往外找,好人家未必看得上他。
这也是王子腾嫁女时候,把贾家孙辈都看了一遍,也完全没有往贾宝玉身上看去的原因所在:虽然同龄,但是压根儿看不上,他们看中的是保宁侯的儿子。
很多人都说薛宝钗配不上贾宝玉,因为她是商人之女,具体出身是:白衣加绝户加商户加杀人逃犯,这样的身份地位,几乎到底了。这样的薛宝钗,被认为是贾宝玉能匹配到的最佳婚恋对象,足见贾宝玉地位不高。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
以贾宝玉的婚恋价值,他根本配不上林黛玉。
首先就是两人的地位悬殊太大:林黛玉父亲林如海是嫡长子,正二品,官居要职,科举探花;母亲贾敏是荣国公唯一嫡女,金尊玉贵,林如海的嫡妻。
贾宝玉的父亲是嫡次子,从五品,边缘闲职,科举名落孙山;母亲王夫人是县伯孙女,还是庶出,粗鲁愚昧,这也是贾政考虑续弦的原因所在。
从贾宝玉后来的婚恋匹配对象是薛宝钗就可看出:他在贾府的地位并不高。
第三个细节,贾宝玉护不住丫鬟。
贾宝玉护不住丫鬟是出了名的,晴雯被撵走之后,袭人给宝玉出主意说:“等老太太喜欢时,回明白了再要来是正理。”贾宝玉直接拒绝了,他拒绝并非因为他不想救晴雯,从晴雯死后他给她写的悼文《芙蓉女儿诔》来看,他太想救了。
那么既然想救,为什么没救呢?答案是: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救晴雯。为什么没能力?很简单,因为贾宝玉屋里丫鬟的人事决定权,根本就不在他自己手里。连自己屋里丫鬟的主都做不了,足见贾宝玉在贾府地位并不高。
贾宝玉不仅救不了晴雯,就连去看她,都得偷偷摸摸去,不敢让爹妈知道、连自己房里的大丫头都不敢让知道。
后来,贾宝玉的丫鬟司棋被带走,要他求情。周瑞家的人当着宝玉的面说司棋:“你已经不副小姐了,再不听话就打你。”贾宝玉眼见这等欺辱,却只能沉默。而周瑞家的人,仅是王夫人的一个陪嫁,她身份如此低,也可以不给贾宝玉面子,足见贾宝玉在贾府地位之低。
而反过来,贾琏跟王熙凤吵架,贾琏拿出剑吓唬凤姐,凤姐跑到贾母跟前告状。贾母和两位太太表面骂贾琏实际上却护着他,而且压根儿不觉得他这么干算什么事。第二天,表面骂他的邢夫人还记挂着他,老早过来看这个“肇事者”。
贾琏国丧期间娶了尤二姐,这是违背礼制的事,可贾母知道了,却只强调一年之后才可圆房。贾琏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还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就这能力,没有身份地位的加持,能成吗?就连王熙凤想搞什么事,也只能阴着来,最后尤二姐,就是被王熙凤用阴招害死的。
一个连自己的丫鬟都护不住,一个敢停妻再娶、违背礼制各种,两者相较,地位高低立见。
贾琏与贾宝玉
看过原著,就一定不会说:“贾宝玉是大观园的希望,不仅仅是因为是长子长孙,也是因为他在那个时代里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
而只会感叹:贾宝玉至始至终只是贾府内院的吉祥物,而且还是个要看贾母脸色的吉祥物,他能在那个时代里看起来有点“不同”,倚仗的也无外乎贾母的那点偏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