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现场

“在你们身上,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后浪”爱党爱国、奔涌向前的精神面貌。”4月30日,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与青年学生面对面交流,倾听青年心声,凝聚青春力量,探讨“强国复兴,华工何为,青年何为”的时代命题。副校长李正以及55名学生代表参加座谈。


章熙春书记讲话

章熙春高度赞扬了同学们身上所展现出的蓬勃朝气,充分肯定了华工青年学子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在人才自主培养第一线、科技攻关最前沿、产业发展尤其是高新产业发展各领域、乡村振兴主战场、国际交往大舞台担当生力军、勇做排头兵的“硬核”力量和责任担当。他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办学发展取得的卓越成就,特别是在关注青年成长、关心青年进步、关爱青年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工作成效。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寄希望于年轻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心系青年,同时对青年寄予厚望。当前正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正是年轻一代展示才华、大显身手的好时候。

章熙春强调,作为新时代华工青年,要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回答好“强国建设,青年何为”的重大考题。他对青年学生提出三点期望:希望同学们怀爱国之心,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将个人梦想融入时代潮流,让青春脚步紧随家国脉动,努力做自觉自信的中国青年、华工青年;立报国之志,做知行合一的践行者,将知识之“知”、实践之“行”与报国之志紧密结合,让强健体魄与健康心智成为奋斗的坚实基座;增强国之能,做民族复兴的筑梦者,聚焦“卡脖子”等领域,将论文写在破解关键技术难题的实践中,以科研报国的行动力书写青春答卷。


学生代表发言

座谈交流中,10位学生代表立足自身实际,分享了他们在学校学习、科研、生活、工作的成长经历和收获体会。他们当中有的潜心科研、精益求精,有的驰骋赛场、自信自强,有的扎根基层、助力“三农”……

来自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博士生杨靓同学介绍了所在团队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如何助力救援与康复,希望以硬核科技传递人文温度;来自建筑学院的硕士生程捷同学回顾了在西藏那曲服役的军旅生涯及研究生阶段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许下了“脱下橄榄绿,穿上藏青蓝,始终做保家卫国的守护者”的青春誓言;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生玉米提江·阿力木同学表达了自己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做好宣讲的决心;铭诚书院、微电子学院的本科生王晨同学则将带着解决人工智能算力“卡脖子”问题的信念,继续攀登科研报国的高峰......他们用自己的故事,回答着什么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华工青年,表达了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心声。


章熙春书记向学生代表赠书

章熙春还为学生代表赠送书籍《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鼓励大家常学常新、常为常新。

学校党委常委,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一同参加座谈。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让我们

以青春之我

建设青春之华工、青春之中国

以青春之气魄

谱写华园的新华章

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文字:校团委

图片:鲍恩

微信编辑:司小平

初审:冀早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