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在宣传高考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都总是聚焦于985高校和211高校。这样导致很容易让大家产生错觉,以为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遍地都是。

仿佛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在社会层面已经没有任何优势,甚至不如流水线的工人。但真实情况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如果在高考阶段被公办普通高校录取,也就是被大家俗称的公办二本院校录取,这样的学生已经非常棒,是需要得到大家的肯定,而不是贬低。

首先,我们来看看202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本科录取率、211高校录取率等情况。



全国高考本科录取率超过60%,仅有北京和天津等两个直辖市。这两个城市高考总报名人数都没有达到10万,相比于全国高考1342万人,不具备参考性。

通过初步加权数据分析,2024年全国各省共录取的本科人数为4663113人,最终得到2024全国高考本科录取率仅有36.61%,211高校录取率有5.12%。

包括四川、广西、湖南、江西,等省份的本科录取率都低于30%。这些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依然在持续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各省官方公布的本科录取人数里面,还包含有民办本科院校、中外合办项目等计划招生。这两类学校招生人数占比同样很高,平均省份招生人数超2万。

因此,各省本科录取率里面减除8%左右,才是各省真正的公办本科高校录取率。这样意味着,真正的公办二本录取率仅有28%左右。

以一个60人的高三班级为例,最终通过高考途径被公办本科大学录取的人数仅有16人。这个比例还是相当低。

以前我们经常看到重点中学的重点班,全部成员能考上985高校或211高校,平均成绩能达到600分以上,实则是属于个例,并不具代表性。

能考上二本,已是实力派

以上只是统计高考部分的报名人数,还有录取率等情况。但是大家必须要明白,全国各省前面都在推行“中考分流”,中考结束阶段,部分省份已经有超过50%的学生到中职就读。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新生婴儿数量,2006年新生婴儿数量为1584万人,这批婴儿最终基本都是在2024年左右参加高考。

因此,按照原始人口数据比例换算,2004年出生的婴儿里面,最终能被公办二本院校以上录取的比例仅有15%左右。

实际大量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都没有机会到普通高中就读,每年全国有超过500万的学生都是被分流到职业学校或者提前到社会工作。

因此,普通家庭的学生一路从小学到参加高考,最终能被公办二本大学录取,意味着已经战胜当年85%的同龄人。



2025年高考,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高三学生能顺利通过中考分流,能在高中里面享受三年的学习时光,已经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

网传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将会突破1400万,复读生超过400万,但这并不是官方信息,各位学生和家长没有必要为此而焦虑,更没有必要给予自己更大压力。

距离2025高考仅剩余一个多月时间,高三学生都已经进行各种模拟考试,无论成绩是否达到预期,都不要给予自己太大压力。

特别是历次模拟考试都已经达到本科线以上的学生,本身已经很不错,家长也不要跟那些顶级的学生进行比较,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能力,要懂得知足常乐。

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数据,历年高考成绩在410分-500分的比例占据总高考报名人数28.6%。

500分-600分之间的比例占据24.3%,600分以上人数占比不足3%。剩余的学生都是集中在400分以下。

因此,全国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普通人,都并非是天赋型选手。特别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高考能达到400分以上都已经相当不容易,将来能上二本,都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家长都喜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当年的读书梦。但大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承认自己孩子的普通。

各位家长和学生不要被网络的各种焦虑所影响,别以为除了985和211高校以外,其余的学生就没有出路。只要自己能把握好方向,有时选择比努力会更重要。

同样,我们必须要清楚,有些学生在课本理论知识学习方面现得较为平庸,但是动手能力和洞察能力都极强,这些学生即使最终到很普通学校就读,将来也是能有所作为。

高三学生一路走来已经非常辛苦,家长更多的是需要鼓励,如果在学习方面没能发挥作用,那么应该尽量提高情绪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正能量。

最后,希望各位高三学生都要肯定自己前面取得的成绩,从容面对2025高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