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面对日益攀升的安置难民开支,工党政府想了许久总算是找到突破点了:让难民住酒店,客房均价143英镑;如果住社会房源,则可以压缩到14英镑。

为了鼓励房东们踊跃投入到收留难民的大工程里,内政部抛出了大红包:凡经审批收留难民者,就担保五年房租到账。


不过,面对政府背书的大红包,英国房东们却不干了:宁愿房子空着也不赚黑心钱!


考虑征用社会住房安置难民的做法,早在保守党执政时期就提出了。一家叫做Serco(中文译名为“信嘉”)的公司作为主要项目承包商,一直在努力尝试利用各种渠道降低安置成本。


据报,该公司原计划下月在莫尔文丘陵( Malvern Hills)一家四星级酒店举办专场活动吸引更多房东参与,但因遭遇强烈反对而取消。和想发难民财的资本家不同,素人房东表示:爱财之心人皆有之,但得站着把钱赚了!

拥有20余年从业经验的房东蒂姆·普罗班(Tim Prourban)表示:

"这简直不道德。我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晚上会睡不着觉。"

这位来自Stratford-upon-Avon的房东补充说,不愿将房产交给"不配得者"。他表示,要把房子租给辛勤工作、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普罗班还透露,自己曾遭遇移民租客破坏房产的经历。

在马尔盖特(Margate)和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拥有约40处房产的阿曼达·约翰逊-克拉克(Amanda Johnson Clarke)也表示:

"这完全丧失道德责任感,等于向小船偷渡的人传递信号:只要抵达英国就能获得五年住房保障,这是彻头彻尾的错误导向。"


克拉克担心,若接收未经审查的租客,会引发其他业主不满,且高额租金会吸引"投机取巧的不良房东"。

房产中介Martyn Gerrard的董事格雷格·楚曼(Greg Tsuman)警告,尽管内政部开出的条件看似优厚,但合同条款可能暗藏陷阱。全国住宅房东协会的本·比德尔(Ben Beadle)则批评政府政策矛盾:一方面竭力实现住房目标,另一方面却千方百计阻碍住房投资。


无论如何,面对内政部甩出的大红包,想要做难民生意的房东也许不在少数:毕竟,五年的现金流对生意人来说的确很诱人。

但另一方面,把住宅出租给文化和生活经历大相径庭的人,势必会面临一系列冲突和困难 —— 且不说来自中东的难民好了:曾经收留同是基督教文化下的乌克兰难民,都让不少英国房东后悔了。

“这比我们想象的要难!”接收了乌克兰难民的英国家庭表示,随着生活成本上升,手头的钱已经不足以助人为乐了...


根据规定,参与难民接收计划的房东,每接收一户乌克兰家庭,就可获得来自政府每月350镑的资金。正是有了政府的背书,不少房东才选择敞开房门。


然而,随着战争延续,难民涌入,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不少参与者表示,政府的打款常常逾期,自己和家人都捉襟见肘。

除此之外,主客不合,也导致不少安置计划失败。



住在萨默塞特小村庄橡树山(Oakhill)的老夫妻Robin和Sue,就对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俄乌战争爆发后,两老申请成为接收家庭,并顺利通过了审核,并迎来了一户乌克兰人家。

在签署接收协议的时候,项目负责人就给两人提过醒:这事儿并不容易。

老两口心里也有准备。迎来入住家庭后,他们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这逃难的一家四口熟悉环境,开银行手机账户,购买生活必需品。

难民家庭也表示,小村子恬静优美,村民非常热情。


不过,初见的新鲜感马上消失了。之后,不可调和的矛盾就成了两家人生活的主题:这一家四口总共祖孙三代——这样一来,Robin和Sue原本宽敞的大平房,一下子变得稍显拥挤了。


作为主人的Robin和Sue,此时仿佛客人——虽然他们只接受了四个难民,但隔壁的三个难民常常过来串门,所以常驻人口是七人。


不仅如此,难民们还把老两口的大花园变成了足球场。


总之,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势必会带来一些机会,但同事也会加深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矛盾。如何审时度势,做出有利于自己并可持续的选择,也许是所有在英房产投资者需要长期思考的课题。

希望了解更多英国购房,装修,改建等实用信息,请添加海德国际房产专业顾问微信号 chris_hydeglobal 进行一对一专业咨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