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小瞧摆摊的大叔大爷,人家摆摊能挣好几套房呢。那可不比打工差,这好歹是自己当老板,虽然辛苦点,但是那可全是挣的。这位大叔25年如一日的卖鸡蛋饼挣了4套房,举起了14口之家的幸福生活,把平凡揉进了饼里,把生活给照亮了。

大叔 25 年卖 600 万个鸡蛋饼挣 4 套房的新闻刷爆全网,大家都被这位大叔的故事深深震撼。今天,咱们就好好唠唠这位了不起的大叔。



故事得从 1999 年说起,那年30 岁的王克兴大叔怀揣着 500 元积蓄,从安徽农村来到南京,一心想改变生活。经老乡介绍,他以每月 80 元租下南艺后门一间不足 5 平米的临街小铺,就用一口铁鏊子、三个竹编蒸笼,开启了煎饼人生。刚起步那半年,生意差得很,小店一天差不多卖出十来个煎饼。但大叔没放弃,他揣着自制煎饼,挨家挨户拜访周边商户,还吆喝着尝尝看,不好吃不要钱!就凭着这股子执拗劲儿,慢慢有了回头客。



大叔的摊位在南京艺术学院后门附近,这地段可太关键了。周边学校多,学生成群;还有不少居民楼,日常人流量大。来来往往的学生、居民,都是潜在顾客。而且艺术学院周边充满文艺气息,年轻人多,对新鲜美食接受度高。大叔的鸡蛋饼摊在这儿,天然就有源源不断的客源。

每天凌晨 3 点,当大家还在睡梦中,大叔就起床揉面了。面团得醒 3 小时才能劲道,这可是做出口感好的鸡蛋饼的关键一步。大叔用的酱料,是自己用 36 味香料精心熬制的,连葱花都是每天清晨 5 点亲自去菜市场采购的本地小葱,洗净后切得长短均匀,大叔常说 “差半厘米,味道都不对”,这对食材的讲究,真是让人佩服。



大叔店里至今保留着手工磨制面糊的传统,每天凌晨,他把精选的东北黄豆与山东小米按 3:2 的比例浸泡,再用老式石磨缓缓推碾。就这么用心做出来的鸡蛋饼,想不好吃都难。金黄的蛋液裹着酥脆的薄脆,刷上那独家秘制酱料,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引得人直咽口水,好多网友都说 “隔着屏幕都馋哭了”。



靠着这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和对品质的严格把控,大叔的鸡蛋饼在附近渐渐有了名气,很多学生和居民成了常客。后来互联网兴起,他的鸡蛋饼从当地居民小吃摇身一变成了网红小吃,平均一天能卖出一两千个,最火的时候,一天能卖 3000 多个,排队的队伍最长能绕老街两圈。

25 年大叔亲手制作了 600 万个鸡蛋饼,这数字背后,是数不清的汗水。2005 年,大叔用攒下的 12 万元付了首付,买下第一套房,结束全家租房的日子。后来生意越来越好,他还带动妻子、儿女、侄子等 8 位亲属一起经营,形成独特的 “家族饼业链”。如今大叔的儿子、女婿们接过擀面杖,鸡蛋饼的香气依旧每天准时飘起。现在来说这可是家族企业了啊,别看买卖小,但是一般人来做不了,人家这一天一两千个饼,平均5块钱一个,一天小赚好几千块钱啊!



大叔就守着这小小的鸡蛋饼摊,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不仅挣下 4 套房,还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供两个孩子读完大学。他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就靠着日复一日的坚持、对品质的执着、对食材的讲究,在平凡中创造了非凡。这份坚持,太值得我们学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