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瘤病毒(OVs)是一种新型肿瘤免疫疗法,可选择性感染并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既往,溶瘤病毒已在鼻咽癌、黑色素瘤等多种恶性肿瘤中表现出优异的抗肿瘤效果,是治疗实体瘤极具前景的策略。

近期,两项中国学者团队领衔的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让病毒成为抗癌武器,为人类对抗癌症征途再添利器。两篇顶刊由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试验的报道,为晚期癌症患者迎来了新的生机。本文整理报道两项研究成果,并对溶瘤病毒这一新型抗癌武器进行介绍。

巧用溶瘤病毒,让肿瘤变「猪肉」,或改写抗肿瘤治疗历史


2025 年 1 月 17 日,广西医科大学赵永祥教授、石玮教授、张坤教授和钟莉娉教授等人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了题为

「Hyperacute rejection-engineered oncolytic virus for interventional clinical trial in refractory cancer patients 」
的研究论文。

团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伪装」肿瘤细胞,使其看似猪器官,从而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猛烈反击。研究人员利用对人类无害的新城疫病毒(NDV)作为载体,插入猪的 α1,3-半乳糖转移酶(α1,3 GT)基因,构建出新型病毒 NDV-GT。该病毒在感染肿瘤细胞后,可使肿瘤表面表达异种抗原 αGal,触发超急性免疫排斥反应,从而引导免疫系统精准消灭肿瘤细胞。


在临床前实验中,基因编辑的肝癌食蟹猴在接受 NDV-GT 静脉注射后,平均生存期从未治疗时的四个月延长到超过六个月。随后的临床试验也显示出令人振奋的结果:23 例晚期耐药癌症患者中,90% 的患者获得了疾病控制(包括肿瘤缩小或停止生长),且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或明显的免疫中和抗体生成,充分证明了该疗法的安全性和应用潜力。


NDV-GT 凭借溶瘤病毒的天然特性与免疫排斥反应的巧妙结合,既能够精准杀伤肿瘤细胞,又能显著降低传统疗法带来的副作用风险。在猴子与人体试验中均表现出的卓越抗肿瘤效果,预示其在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可能具有革命性前景。未来,NDV-GT 有望进一步优化,成为晚期癌症治疗的重要突破点。

该研究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科研团队在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全球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可望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新方向。


溶瘤病毒疗法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生机

时隔两月,于 2025 年 3 月 19 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Oncolytic virus VG161 in refracto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为难治性肝细胞癌困境带来「破冰」曙光 —— 新型溶瘤病毒 VG161 首次在人体试验中展现惊人潜力。论文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梁廷波教授。


该研究首次通过多中心 1 期临床试验评估了溶瘤病毒 VG161 在难治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及初步疗效。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溶瘤疱疹病毒(HSV),携带了 IL-12、IL-15、IL-15Rα 以及 PD-1/PD-L1 阻断融合蛋白,能够增强免疫激活并重塑肿瘤微环境,相当于给免疫系统装上「涡轮增压」。如果把肿瘤比作敌方堡垒,那么 VG161 就是能够突破防线、内部爆破,并召唤援军的特种部队。

临床试验数据

在 37 例可评估的患者中,疾病控制率(DCR)为 64.86%(24/37 例病情稳定);客观缓解率(ORR)为 18.92%(7/37 例肿瘤显著缩小);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为 2.9 个月,总生存(OS)期为 12.4 个月,优于历史数据。对于既往接受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超过 3 个月的患者效果更佳,中位 OS 期翻倍(17.3 个月对 7.4 个月)。此外,该研究还发现,非注射区病灶的坏死和缩小程度优于注射区病灶,这提示了 VG161 可能通过激活全身免疫产生「远隔效应」。


研究团队通过单细胞测序、空间转录组学等技术,揭开了 VG161 的「破冰」密码:

  • 免疫荒漠变绿洲:

    溶瘤病毒治疗后肿瘤内杀伤性 T 细胞增加了 5 倍;

  • 「远攻」优于「近战」:

    非注射区病灶的免疫反应更活跃,肿瘤的坏死和缩小程度优于注射区病灶;

  • 耐药逆转机制:

    重塑免疫微环境,使「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

这些发现也解释了为何部分对 PD-1 抑制剂无反应或耐药的患者,在接受 VG161 治疗后重新获得治疗应答。

疗效预测模型

研究团队还开发了 ViroPredict 1.0 模型,通过检测 5 个关键基因(例如 SETD9、NCKAP5)成功识别可能受益于 VG161 的患者,实现准确预测患者生存期(高风险组生存期缩短 60%),该模型已开放在线平台供研究者使用,从而帮助指导个性化治疗方案。

这项研究为二线治疗失败的难治性肝细胞癌患者提供了新选择。该研究 77% 的入组患者为乙肝相关肝癌,这是我国主要的肝癌患者类型,且该研究显示,抗乙肝病毒药物并不影响 VG161 的疗效。

结语

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经过基因修饰/改造的 OV 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全球溶瘤病毒研究在更多的病毒种类、作用靶点、适应证、给药途径、联合治疗策略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溶瘤病毒产品上市和新的适应证获批,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717-5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4)01423-5

图片版权:Cell、Nature、图虫创意

如需代发文章宣传、新闻稿、招聘等,请后台回复【学术】添加小编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神经科学、肿瘤免疫、基因编辑、外泌体、类器官等领域,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等活动。

添加下方二维码,回复【】中的序号,即可领取对应的资料包哦~

【2401】论文写作干货资料(100 页)

【2402】国内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总(60 页)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响因子(20000+ 期刊目录)

【2404】免疫学信号通路手册

【2405】PCR 实验 protocol 汇总

【2406】免疫荧光实验 protocol 合集

【2407】细胞培养手册

【2408】蛋白纯化实验手册

【2501】染色体分析方法汇总

【2502】国自然中标标书模板

【2503】WB 实验详解及常见问题解答

【2504】DeepSeek 论文写作常用口令

【2505】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2025 年最新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