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全球舆论再度聚焦美俄首脑对话的微妙裂痕,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公开场合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起罕见抨击,指责其在乌克兰问题上“缺乏诚意”,与克里姆林宫一如既往的克制姿态形成鲜明对比。
随即特朗普又高调宣布重启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并向乌克兰提供退役F-16战机零部件的这一态度与特朗普此前试图推动俄乌停火的策略形成180度反转,也进一步加剧了俄乌冲突的紧张态势。
特朗普态度的戏剧性转变
曾几何时,特朗普与普京在外交舞台上一度构建“默契”,2017年至2020年间,特朗普多次公开称赞普京为“天才领导者”,甚至暗示美俄可建立“新时代联盟”。
然而随着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特朗普的措辞逐渐强硬,此次专访中,他不仅将普京比作“灾难制造者”,更直言俄罗斯的军事支持“正在摧毁世界秩序”,这一转变看似突然,实则暗藏着特朗普的三重战略动机。
特朗普曾以“普京崇拜者”形象著称,其任内对俄政策的温和态度一度引发西方盟友不安,然而现在随着国内局势的转变,其现在又在以“反俄鹰派”姿态回归舆论场。
在梵蒂冈会晤泽连斯基后,他罕见将普京的军事行动定义为“对俄罗斯的慢性自杀”——这一论断恰恰戳中了俄罗斯经济的软肋。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西方制裁已使俄石油出口收入下降40%,卢布贬值叠加通胀,让普京的“特别军事行动”逐渐失去国内支持基础。
但特朗普的愤怒本质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他借教皇葬礼与泽连斯基会晤之际,公开指责普京“敷衍和谈”,实则转移国内对其“亲俄”历史的质疑。
特朗普的炮轰,实则是将俄经济困境转化为攻击普京的道德武器,同时向共和党内鹰派示好。
克宫发言人对此回应称:“外交不是愤怒的叫喊比赛”,普京持续推进战术提案,将美国拉入谈判深水区,展现了不同于特朗普“口号外交”的务实策略。
选票政治的表演艺术
这场隔空交锋,本质上是一场权力话语权的争夺——美国领导人正在试图以表演重夺舞台,俄罗斯现任总统则以战术稳坐棋局。
表面上的“反俄斗士”形象,难掩特朗普对美国能源利益的精明算计,2025年3月,他威胁对俄石油征收25%-50%关税,却刻意强调“保护美国页岩油产业”。
这一策略既能在国内制造“捍卫本土经济”的叙事,又能通过打压俄能源出口巩固美元霸权。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曾力推的“能源独立”政策,与如今对俄石油的制裁逻辑形成微妙呼应——当俄罗斯陷入战争泥潭时,美国恰好能以“道德卫士”身份收割全球能源市场。
同时在关税政策失败的阴影下,特朗普急需重塑政治形象,因此特朗普攻击普京的行径不仅是对拜登政府“软弱对俄”政策的反击,更是为2028年总统竞选铺路。
他巧妙利用俄乌冲突的惨烈画面,将自己包装成“能结束战争”的救世主,却在梵蒂冈会晤中暴露矛盾——一边向泽连斯基施压停火,一边威胁俄罗斯加剧冲突。
这种“精神分裂式外交”背后,是典型的特朗普式政治逻辑,用极端言论制造话题,用模糊承诺收割选票。
特朗普的“双重面孔”也折射出了其深层战略,他声称推动俄乌停火是为“全球声望”,实则暗藏“离间中俄”的终极目标,其多次提及“西伯利亚地广人稀,中国蒸蒸日上”,暴露将俄乌停火作为“联俄制华”筹码的意图。
另外对矿产协议的签署暗示,若和谈不成,美国亦可攫取乌克兰资源,实现“小目标”,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策略,正是其商人本性的外交投射。
因此特朗普的突然转向,既非纯粹人道主义觉醒,亦非对俄政策的根本颠覆,而是全球权力重构过程中的又一次投机。
F-16零部件与乌克兰矿产协议
2025年,特朗普就曾以“调停人”身份与普京、泽连斯基接触,试图推动俄乌停火,但其策略随后就因美乌领导人“矿产协议”争议陷入僵局,乌克兰被迫同意向美国开放矿产与基础设施收益分成,以换取军事支持。
今年5月,特朗普政府突然转向,以“支持乌克兰主权”为由,将首批退役F-16战机拆解后的零部件运抵乌克兰,声称用于维护欧洲援助的现役战机,然而这批战机缺乏核心部件,实际作战能力存疑,引发外界对“军援诚意”的质疑。
美国空军近日向乌克兰运送的退役F-16战机零部件,看似“无偿援助”,实则捆绑着深层经济协议,据《北京日报》披露,乌克兰已与美国签署《美乌重建投资基金协议》,同意将半数油气、矿产收益移交美国。
作为交换,美军方拆卸并“去武装化”的F-16零部件成为“补偿”,实际用于维持乌军F-16机队的战斗力。
特朗普政府此举既填补了乌克兰战备缺口,又以“最低成本”维系对俄施压,展现了其典型的“商人式外交”逻辑。
特朗普指责普京“敷衍和谈”,实则暗指俄军在战场上的持续攻势威胁美国地缘利益,重启军援既是对俄军事压力的回应,亦是为迫使普京在谈判中让步。
乌克兰签署的矿产协议赋予美国对乌关键资源的控制权,军事援助与资源掠夺形成闭环,暗示特朗普政府在“战争经济”中寻求双重收益。
而面对美方的行径,俄方也进行了强硬反击,现在普京政府已关闭莫斯科机场并暂停出境航班,暗示将采取对等军事行动,俄外交部警告称,美援F-16将成“合法打击目标”。
结语
此次美军动用“飞机坟场”F-16零件援乌,折射出乌克兰在俄冲突中战机维护体系的脆弱性,亦暴露出了西方军援后勤链的复杂性。
而随着乌军F-16部署规模扩大,持续零部件补给将成为维系其空中作战能力的关键,特朗普政府在“炮轰”与“军援”间的摇摆,不仅将决定俄乌战场的天平,更可能重塑全球权力格局的脆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