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俄乌冲突的最新动态。
俄罗斯近期在舆论战场打出两张关键牌:一是宣布 “收复库尔斯克州”,二是首次公开承认朝鲜军队参与对乌作战。
很显然,俄罗斯希望通过这种宣传,让其他持观望态度的国家看到其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广泛的盟友体系,从而在外交上获得更多支持或保持中立。这也是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回应,暗示西方的制裁和援助无法压垮俄罗斯,俄罗斯有能力在多方支持下持续应对冲突。
而乌克兰方面,随即进行了舆论上的反击。根据《基辅独立报》的消息,仅 5 月 1 日单日战斗,俄军就有 1110 人伤亡,自 2022 年 2 月冲突爆发以来,俄军累计损失已达 95.43 万人。相近百万俄军的损失,听起来是挺夸张的,这个数据虽未得到第三方证实,但符合乌克兰长期以来的 “消耗战” 宣传逻辑 ,也就是通过夸大俄军伤亡,向西方证明俄罗斯 “即将崩溃”,从而争取更多援助。乌克兰清楚,其能否持续获得美欧军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方对 “俄军实力衰退” 的判断。
从国内动员角度,乌克兰的 “数据战” 也旨在提振士气。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乌克兰民众对长期冲突的疲惫感加剧,泽连斯基当局需要通过 “俄军损失惨重” 的信息,强化 “胜利可期” 的信念。乌克兰政府在社交媒体上同步发布前线士兵作战视频,配合伤亡数据,形成 “乌军英勇反击,俄军伤亡惨重” 的舆论闭环。这种宣传策略在 2023 年哈尔科夫反攻期间曾奏效,直接促使北约加速提供远程导弹系统。
所以总的来看这一轮的俄乌舆论交锋,好像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俄罗斯需要通过 “收复失地” 和 “盟友支持” 证明自身仍有战斗力,而乌克兰则依赖 “高伤亡数据” 维系西方援助链条,但问题是,现在的时间点很关键。因此特朗普已经开始介入到俄乌局势中,并且已调停战争作为目标。
从双方近期的舆论博弈可以看出,特朗普此前认为的 “俄乌很快会停火”,目前来看很难实现。特朗普政府一直试图调停冲突,但效果不佳,俄乌双方都没有明显的停火意愿。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调停提议不符合双方的战略目标:俄罗斯希望通过继续战斗实现安全诉求,确保周边稳定和地缘政治利益;乌克兰则希望在西方支持下收复失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当前形势下,俄乌双方都有继续作战的动力,停火条件尚未成熟。特朗普的调停努力面临巨大挑战,战争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