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记得当年那个唱情歌唱到人心里去的廖百威?顶着“情歌王子”的头衔,红透了广东乐坛半边天。

《白云深处》和《失落传奇》至今都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可就在大家以为他会一直唱下去的时候,他却突然消失了。



现在,人们只能在网络上的一些照片中里看到他,那么当年的“情歌王子”去哪儿了?他又经历了什么?



01

说起来,廖百威当年是真的火,八九十年代的广东,流行音乐开始冒头,廖百威赶上了好时候。

星海音乐学院毕业,进了歌舞剧院,这在别人看来是铁饭碗,但他偏偏不想要,他心里有火,想唱自己的歌。



结果,这一“出走”,就走出了一片天,他的嗓音有磁性,又深情,唱情歌特别有味道。

很快,廖百威的歌就传遍了大街小巷,专辑卖到脱销,各种奖项拿到手软,“情歌王子”的名号,就是那时候叫响的。



可就在最红的时候,他却突然“不见”了。

“其实,我当时挺迷茫的。” 多年后,廖百威回忆起那段时光,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



当时的广东乐坛,虽然表面上很热闹,但原创的东西太少,翻唱、口水歌太多了。

廖百威觉得,自己好像成了一个唱歌的机器,每天重复着同样的旋律,找不到突破口。



“我不想一直唱别人的歌,我想唱自己的东西。”

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廖百威在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目光中,他决定要出国发展。



“那时候,我的家人在国外,我也想和他们在一起,而且,我也想换个环境,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国外,廖百威放下了麦克风,做起了生意。



不得不说,廖百威在做生意方面也很有天赋,他做贸易,开餐馆,很快就赚到了钱。

但物质上的富足,并没有让他感到快乐,他每天都在想,他到底在干什么?他的人生难道就这样了吗?



02

更可怕的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唱不出歌了。

“我当时真的慌了,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最重要的东西。”

“在自己还可以唱的时候,没理由放弃。”



1994年,廖百威再次回到了国内。

回到国内,廖百威发现,广东乐坛已经变了模样,一批优秀的原创歌手涌现出来,音乐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



他看到了希望,签约了唱片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原创专辑。

虽然没有达到当年“情歌王子”的高度,但廖百威觉得,这一次,他唱的是自己想唱的歌。



如果说出国是为了寻找新的方向,那么回国后的廖百威,似乎更加不安于现状,没过多久,他又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不解的决定,北上。

廖百威北上,并不仅仅是为了唱歌,他在北京开了一家传媒公司,只要是和音乐相关的产业他都会试一试,打算多元化的发展。



在北京的几年,廖百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2000年后,他又回到了广州,继续在音乐和商业领域打拼。

回到广州之后,廖百威渐渐的就退居二线了,他持续经营着文化公司,并且涉足其他诸多行业。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廖百威要去做这么多生意,对此,廖百威坦言,做生意是为了更好地支持自己的音乐事业。

只有经济独立,他才能更加自由地 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



03

现在,廖百威已经60岁了,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家人。

不过他在上默默的开通了自己的账号,和网友分享一些自己的日常生活。



因为太过于低调,他的粉丝其实并不多,但他却一直不间断地更新,也经常会在评论区和网友互动。

不过最让人惊叹的还是他的外表,这么多年居然都没有什么变化,一副娃娃脸,60岁的年龄看着像40岁的人。



因为在各个方面的优秀表现,现在的他还是广州市的人大代表,演艺人协会的主席,在广州娱乐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在他的家庭方面,儿子廖廷君也继承了他的音乐基因,走上了音乐道路。



廖廷君从小学习钢琴,但直到成年后才开始唱歌,这让廖百威感到非常意外,因为儿子从来没有跟他透露过自己喜欢唱歌。

作为父亲,廖百威非常支持儿子的选择,尽自己所能为他提供帮助。



虽然廖廷君在台前的成就可能不如父亲,但他主要从事幕后工作,为电视剧、电影和纪录片制作音乐。

廖廷君已经结婚生子,廖百威也升级为爷爷,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着三代同堂的幸福。



不过有意思的是,廖百威的基因确实强大,祖孙三代站在一起,看着都实在是太像,有点“共用一张脸”的感觉。

而且因为廖百威保养的确实不错,父子二人如果被不知情的人看到,还以为是亲兄弟呢。



也许,对于廖百威来说,现在这样平淡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最幸福的。

回顾廖百威的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困境。



从歌舞剧院演员到流行歌手,从歌手到商人,从台前到幕后,他的人生轨迹不断变化,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梦想的初心。

廖百威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不止一种可能,不要给自己设限,要敢于尝试,敢于挑战,才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信息来源:廖百威百科,个人账号
羊城派:“紫荆文艺奖”在穗揭晓,广东四位作家获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