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蟠和夏金桂婚前就互相中意,本以为会是完美婚姻,没想到,结婚后两人成了冤家。一个呆霸王,一个河东狮,这二人的组合,注定鸡飞狗跳。

只不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薛蟠竟然被夏金桂辖制得没脾气。纸老虎,妻子夏金桂是真老虎,实打实的悍妇。 二人结婚后,迅速上演了悍妇驯夫,悍妇搅家现象。

前几天分析了夏金桂霸道强势几个原因,今天说说,夏金桂如此霸道的另一个原因是财富博弈与家族算计。



薛蟠与夏金桂婚姻关系背后的经济因素,构成了二人婚姻失衡的深层次原因。

当我们将目光从性格冲突、权力斗争转向经济现实时,会发现薛蟠在婚姻中的弱势地位很大程度上源于薛夏两家复杂的经济利益博弈,而这种博弈远非薛蟠这样一个无能之辈所能驾驭。

薛夏联姻从开始就是一场精明的商业算计。薛家作为日渐衰落的皇商家族,看中了夏家两大优势:一是夏家"几十顷地种着桂花"的雄厚财力,二是夏金桂作为独女将来可继承全部家产的特殊地位。



薛姨妈之所以急于促成这门亲事,正是因为夏家非常有钱,而且只有这一个闺女,夏家的财产绝大部分都是夏金桂的。这种"吃绝户"的算计在封建社会中并不罕见,但它需要高超的操作技巧,而薛蟠显然不具备这种能力。

夏家同样有着精明的打算。作为商业世家,夏家母女深谙利益交换之道。夏母之所以同意将女儿嫁给薛蟠,一方面是因为薛家和贾府王家都是亲戚关系,而且薛家直接住在贾府。

贾府可是赫赫有名的公爵府,四大家族之首。薛家想攀附贾府,夏家照样也想攀附贾府,官商勾结好办事。



另一方面则因薛蟠是独子,薛家的家业都是薛蟠一个人的,女儿嫁过去不会受苦。更关键的是,薛家薛蟠是一家之主,如果夏金桂嫁过去就能当家做主,不用受到守寡的婆婆控制。这一点对掌控欲极强的夏家母女极具吸引力。

然而,这场精心计算的联姻很快暴露出其内在矛盾。夏金桂嫁入薛家后,发现实际情况与预期完全不同。

薛蟠虽然是当家人,但是薛家的大权没有掌握在薛蟠手中,而是掌握在寡母手中。



薛蟠不仅受制于母亲和妹妹,而且根本不懂仕途经济,远非理想的当家之主。这种现实落差使夏金桂迅速调整策略,她主动要求当家做主。当"当家做主"的愿望落空后,夏金桂转向"掠夺财产",她准备搬空薛家。这一转变将婚姻彻底变成了一场赤裸裸的经济掠夺战。

薛蟠在经济博弈中的表现可谓一败涂地。作为薛家名义上的家主,他既无能力经营家族产业,又无智慧识破夏家的算计。

在薛蟠和夏金桂的小家中,财产都掌握在夏金桂手里。在一个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婚姻中,失去财富控制权的一方必然沦为弱势。



《红楼梦》通过薛蟠与夏金桂的婚姻经济战,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封建社会晚期经济关系变革的微观图景。在这个图景中,传统的家族联姻被赋予了全新的经济内涵,婚姻成为资本流动的渠道,爱情让位于利益算计。

薛蟠无法"搞定"夏金桂的经济本质是:在这个商业资本逐渐主导世界的时代,像他这般只知挥霍祖产却不懂经营之道的纨绔子弟,注定沦为商场猎手们围猎的羔羊。哪怕是夫妻也被这种资本游戏拿捏。

这场婚姻悲剧背后,折射出封建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时不可避免的阵痛:那些依仗世袭特权却毫无真才实学的家族,终将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如同褪色的金箔般被新时代的洪流冲刷殆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