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状态,其实就是安静,甚至可以说最好的境界,也是这两个字。
毕竟,人在安静下来的时候,恰恰是他内心感到最为满足,最为从容的。
就像周国平说的:“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其实,人在安静的时候,对于自己而言是最好的善待。
也唯有努力且坚定地让自己修炼出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安静的情绪,才能过上更为安定且舒坦的日子。
如此,自己的内心才不急躁,不慌乱,自己才不会因此感到压力,以及迷茫。
静下来,不争辩
人生在世,不论对谁,但凡争辩,都尽显愚蠢。
那些喜欢争论不休,辩论是非的人,心里只有是非恩怨,没有真善美的存在。
甚至一旦习惯了那样的活法,那势必会把自己的心情搞得暴躁,把情绪搞得浮躁。
最终,内心越来越焦虑,烦恼,痛苦,又苦于找不到出路。
国画大师大曾有一首打油诗写的极好:
不争长短是非远,淡看名利天地宽。
劝君莫装烦恼事,日子越过越心欢。
如果生活给不了你净土,那就先学会让自己静下来,把心静下来。
如此,一点点地走向释然,一次次地做到放下。
最终,你的心智成熟了,自然也就更懒得跟身边的所有人争执,争辩,争论不休了。
然后的话,自己的内心也会越来越平静,柔软,自在,舒坦。
静下来,不急躁
安静的人,往往更有力量。
或者说,那些内心安静的人,能从内心深处滋生出源源不断的能量。
这种能量和心境,足以让人在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困难时,也不至于慌乱手脚。
而是懂得平静对待,不会平白无故给到自己更大的压力和烦恼。
就像曾国藩有言:
凡遇事须安详和缓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遇到事情不慌不忙,不去急躁的人,反倒在各种事情上磨练自己。
最终,有所隐忍,有所成长,有所安静,便有所收获。
安安静静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淡淡定定地过好自己这一生,其实就挺好的。
这个世界很复杂,生活总有起伏,所以与其浮躁且痛苦地走下去,不如学会安静下来。
如此,坚定地活好这一辈子。
静,静默修行
静下来,修炼自己都会有更不错的收效。
相反,静不下来的人,就算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也很难从中得到磨练和成长。
所以说,事情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心态。
心态好的人,越喜欢在做人做事上面,保持必要的沉默和安静。
就像《沉默的大多数》里有段话说的:
“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
假如还想学到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最终,才能在安静当中,看见人性,在沉默当中,利用人性。
如此,学到更多,便意味着自己得到更多,而自己一旦得到更多了,那也就意味着自己对当下,对未来都会抱着更高的期待。
静下来,慢下来,静静地修行,慢慢地提升自己,往后自己也是一定能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