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五一黄金周,海南旅游岛仍有“宰客”的暗流涌动。5月3日,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

5月1日,有网友反映“在三亚购买水果九斤变成六斤”的问题。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已找到该流动摊贩,经调查该网友反映属实,已依法立案,并根据规定拟给予50000元的行政处罚。



三亚市监管部门针对这起流动摊贩“短斤少两”事件开出的五万元罚单,是继2024年1月类似案件罚款三万元后,当地加大整治旅游市场乱象和重塑三亚旅游诚信的又一记重拳。

据悉此次事件中,监管部门收到投诉四小时内锁定涉事摊贩,迅速调查核实并作出处理,显示旅游旺季对欺客事件的处置效率显著提升。

而罚单开出,网友们也是纷纷叫好:







三亚是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成为许多人打卡的圣地。然而三亚欺客宰客的现象一直存在。2014年歌手王芳三亚买水果被掉包事件引发舆论哗然,十余年后同类问题仍露头并发酵,实在让人为之叹息。

究其原因,一方面,流动摊贩经营成本低、违法收益高,即使处罚手段持续升级,但相较于旅游旺季日流水骤增带来的暴利,使得一些不法者仍心存侥幸铤而走险;

另一方面,游客维权意识薄弱,多数人因行程紧张放弃投诉,客观上纵容了违法行为。从而使“宰客”成为不法经营者不忍放弃的牟利手段,更成为当地多年难以根治的顽疾。

今年4月30日召开的三亚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再次强调全力打赢三亚旅游形象“翻身仗”, 以“零容忍”态度对涉旅违法行为下狠手、出重拳、动真格。

听着仍像老生常谈,但随后执法部门对“在三亚购买水果九斤变成六斤”事件的处理,尤其50000元突破性的罚款额度,说明三亚对于宰客现象确实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其执法管理的“零容忍”“动真格”态度与做法的确在与时俱进。

三亚还于2023年推出“缺斤短两可‘追评’”的“云监管”模式,推出“一户一码”信用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约束商户行为。

然而流动摊贩因其机动性,仍成为监管盲区——2024年至今,三亚已查处23起同类案件,罚款超50万元,但流动摊贩占比居高不下。

那么,进一步加大经济处罚力度,未尝不是“被逼无奈”后的更佳选择。

或许此次对水果摊贩的重罚就是有益尝试和新的开始。

“九斤水果变成六斤”,那被偷走的三斤成为摊贩黑心纯利,罚款5万则相当于每斤付出一万多的惩罚代价,看他往后还敢不敢“偷”!

解决市场欺诈问题,还得倚重经济杠杆。

不讲诚信,无视规则,那就罚到他肉疼,罚他个倾家荡产,才可能产生真正的效果。

愿三亚此类严管重罚持续加力,直至宰客现象销声匿迹。

愿海南早日摆脱“宰客岛”的恶名。

让俺们可以心无挂碍、悠游自在地去那里逛一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