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发展迅猛,物流也十分便捷,这让网购不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

在河南,有位老奶奶最近迷上了网上购物,仅仅半年的时间,她购买的商品就装满了整整16个麻袋。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商品大多都没拆封,家里人甚至完全不知道她买了这么多东西。



要不是发现银行卡余额不断减少,这位老人可能还会继续“疯狂”下去。

零元诱惑下的冲动

记者接到求助后前往老人家中了解情况,跟随她的儿子来到了存放商品的地方。



当他们一个个打开麻袋时,老人的儿子看到里面的物品差点晕过去,如果不是母亲的原因,他差点就要发火了。



崭新的铁锅还包着包装,米面粮油堆了一大堆,光是油就买了6大桶,一家人大概得用三四年才能消耗完。



还有20罐奶粉,如果从现在开始给3岁的孙子喝,估计等到孙子上小学都喝不完。



不过这些毕竟都是日常消耗品,虽然囤得多但还算合理,可接下来的东西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孩子的手机坏了,老人想买一部新的换上,结果看到直播间里几百元的价格心动不已,毕竟平时去店里买怎么也要几千块,于是直接下单买了9部。

然而拿回家让孩子一看,这些手机不仅品牌杂乱,而且根本没法使用。



本以为老人会吸取教训,没想到她又盯上了金首饰。



金子作为硬通货,谁不喜欢呢?想到儿媳没有像样的金饰,老人又冲进直播间,以10块钱的价格一口气下了30单金手镯。



老人还以为自己捡到了大便宜,却被儿子泼了冷水:十块钱能买到真的金子吗?

既然给别人买得不到好处,那给自己买总不会有人挑刺了吧。



老人的老伴腰疼,她就买了10瓶活络油,还买了一整箱西洋参,可这些商品始终没拆封。



听说清留果对身体有益,她就一下子买了二三十袋,想着让高血压的老伴喝,结果刚买完就忘了,放在屋子里成了摆设。



爱美之心人皆有,老了也不例外。看着身边的姐妹一个个珠光宝气,保养得很好,她也想让自己美一点,于是又买了不少号称“抗皱紧致”的护肤品。



但她只是买,从来没有真正用过,连记者都忍不住问了一句:“您都不用,买它干嘛呀?”



不仅如此,老人还迷上了收藏。



商家说老钱放着能升值,她也不管自己懂不懂,就买了两套回来放着,等着“钱生钱”。



令人揪心的是,这位老人并不是什么富翁,也没有退休金,只是一个学校里普通的清洁工。



她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一千多块钱,辛辛苦苦攒了四五年才存下4万块钱,可没想到半年时间就只剩下164元了。



看着银行卡上三位数的余额,老人后悔不已,在记者的追问下才道出了原因。



一开始老人并没有特别沉迷,只是觉得网上购物便宜,想买点必需品,后来她发现了一种叫“先用后付”的支付方式,每次付款时都会显示一个大大的“0”元。



老人以为自己发现了平台的漏洞,不用花钱就能白拿商品,哪知道等收货后平台就把钱扣掉了,而她平时又不怎么看消息,完全没有察觉到异常。



查看老人的消费记录,仅去年12月一个月就花了两万多,看到这个数据后,老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懊悔地说:“买这么多,真是迷糊了。”



尽管后悔,眼下还是要解决问题。老人和儿子希望把那些没拆封的商品尽量退回,挽回一些损失。



然而,平台客服的话让老人更加失望了。

未拆封的代价

客服告诉老人,签收后的90天内是商品的售后期,这期间如果有问题还可以退换。



但超过这个期限就不能再退了,即便是未拆封的商品也不能退了。

而且具体能不能退货还要看商品的情况。



事到如今,恐怕已经没有几件可以退货的商品了,更何况那些吃的和用的商品都有保质期,囤了半年有些估计已经快到期或者过期了。

这件事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网友们纷纷分享自己的类似经历。

有网友表示,自己的妈妈也曾干过这样的“傻事”。



这位网友的妈妈点了收货后发现没扣钱,就把这件“好事”告诉了女儿,女儿不信,查了妈妈的手机,发现确实没扣钱,正纳闷时才发现扣的是网友自己的银行卡钱。



还有菜鸟驿站的工作人员分享了工作中的经历,一位大爷一天直接来了上百个快递,大爷也以为不花钱,工作人员解释后大爷才恍然大悟。

之后工作人员帮大爷退货,结果到最后还有十几个找不到在哪买的,根本退不了。本来想着给大爷卸载软件就没事了,结果不到一周,大爷又来了,说自己不知道点了哪个广告,又把平台给下载回来了。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实在让人既心疼又无奈。



不过大多数网友还是站在商家一边,认为大家都是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是谁哭诉或者找媒体曝光就有理。





也有网友觉得老人是被“先用后付”误导了,要不然也不会花这么多钱在网上购物。



但有些人则认为,这是侥幸心理作祟,后果必须承担。



对此,您怎么看呢?您的父母是否也出现过这种情况?欢迎到评论区留言参与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