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B型导弹护卫舰是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新一代护卫舰,因型号代码中的54数字,被官兵们誉为舰艇序列中的“新青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刚刚入列不久的054B型护卫舰钦州舰再次奔赴南海某海域开展实战化训练,青年官兵们锐意进取、追求卓越,为提升作战能力贡献力量。
在南海某海域,今年三月刚刚入列的钦州舰,在实战化训练中接受着一个个高难课目的挑战。海图室内,“00后”航海部门干部马海洋采取多种方式测定验证舰位,不断为指挥员提供操纵信息。新战舰入列不久,训练密度不断加大,马海洋在一次次实战训练中不断突破自我。
海军钦州舰 马海洋:新型的舰艇架构,陌生的航海知识,这是我上舰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从舰船总体到业务工作,我与部门同志一边熟悉舰上的舱室装备,一边加紧学习航海专业知识。
同马海洋一样,作为钦州舰首批舰员的主炮班长游煜,也在作战室内沉着冷静执行指挥员口令,各号手密切协同,快速完成目标锁定、参数装订。
当兵11年,游煜先后在特种作战团、防空旅和054A型护卫舰服役。面对更新型的战舰、更智能化的装备,他和战友们展开了夜以继日的攻关探索。
海军钦州舰 游煜:当时在船厂看着钦州舰日渐长骨增肌,真担心自己无法担负起班长职责,但是我们愿意学、愿意干,向图书资料、培训教材学,向厂家老师傅、设计师学。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每一个战位都是成就梦想的舞台。在钦州舰首次实弹射击中,官兵们打出了直接击沉拖靶的优异成绩。从接舰到入列,再到实战化训练,年轻的钦州舰上每一名官兵都在加速奔跑。
海军钦州舰 游煜:不论面对什么样的任务,迎接什么样的挑战,我和战友们始终相信,只有拼尽全力才能到达终点,唯有加速奔跑,才能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色彩。
长空翱翔 钢铁之翼背后的青春力量
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部素有“运输机飞行员摇篮”之称。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空军西安飞行学院女运输机飞行学员们正全力投入训练,凭借坚韧毅力和刻苦努力,展现新时代青年飞行员的风采。
清晨,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部的停机坪上,即将展开新一轮飞行训练。
一架架战机缓缓滑出、加速、起飞,向着任务空域进发。 这群女学员正在驾驶的是高教机型轰运-教7,载满油的重量可达20多吨,由于采用的是传统机械传动系统的舵杆,需要通过钢索和连杆来进行操控,尤其是连续4小时以上的长航时飞行训练,对学员的力量和耐力都是极其严苛的考验。
低空飞行时,受地表扰动与低空气象复杂性叠加的影响,飞机很容易出现剧烈颠簸。
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部学员 许云婷:教员总是对我们说“离地三尺,不分男女”,所以我不仅要发挥我们在专注力和对数据细节把控方面的优势,也要通过不断地加练,来弥补我在一些课目上表现出的力量欠缺。
在模拟演练中心,“正常与非正常航线飞行”强化训练是这批女学员最后一项战术课目,她们要在标准航线和复杂突发场景中切换操作,并在模拟战术环境或“特情”下进行准确处置。
四年前,这群“00后”姑娘怀揣着蓝天梦走进招飞考场,如今,3000多页的飞行笔记、600多小时的高教机飞行时长、20多万公里的飞行里程、100%的体能优良率,一项项数据在万里长空上铸就了她们别样的青春年华。
青年雷达技师 用拼搏练就“火眼金睛”
雷达方舱里没有硝烟,却时刻剑拔弩张,三尺机台上不见刀光,却永远枕戈待旦。陆军某防空旅雷达技师卢康入伍7年来,始终苦学精练专业技能,紧贴实战追求极限,用拼搏书写无悔的青春。
这个个子不高,肤色黝黑的雷达操作手就是卢康。雷达作为防空兵的眼睛,不仅要“看得远、看得清”,“目光”还要足够敏锐,能够穿透重重战场迷雾,精准辨别对方的伪装和欺骗手段。
陆军某旅 卢康:我们的战位其实就是导弹的眼睛,不可能说有延迟,有误差,哪怕是0.01都不行,因为每一项数据,都关系着战场上的胜败。
要想练就一双快速甄别目标的“火眼金睛”,背后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艰辛。初次接触雷达时,卢康面对厚厚的装备操作手册、上百组战术性能参数、复杂的电子线路,让他感到头皮发麻,甚至一度打起了退堂鼓。有一次实弹射击考核,作为新号手,面对“敌”方释放的干扰,卢康慌了神,差点贻误了战机,最后在班长的帮助下才化险为夷。
陆军某旅 卢康:我认为我必须要把我的实操本领练过硬,对着各种目标去练习我的搜捕能力,反复地去绘制一些航迹图,包括整天对着键盘和轨迹球去训练盲打,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肌肉记忆,或者说是本能反应。
防空作战,时间就是生命,作为一名班长,卢康在不断提升自己快速甄别捕捉目标能力的同时,还要带领战斗班组一遍遍练流程、练动作、练协同,摸索快速准确精准高效反击的方法。
陆军某旅 卢康:对于我们来说,方寸荧屏其实就像星辰大海一样,看着一枚枚导弹划出优美的弧线,直刺目标,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付出的一切真的太值得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