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巴基斯坦发生摩擦战以后,印度军方立即启动军事采购快速通道:与法国签订78亿美元采购26架“阵风-M”的合同—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印度版本再次灵验了!
这26架“阵风-M”可以提高印度航母战斗力吗?印度两艘航母首先要搞定舰载升降机尺寸,否则的话,非折叠翼的“阵风-M”只能小心翼翼的斜着进入升降机,然后再升降,至于在机库内搭载弹药更加小心:随时可能尺寸不足刮落海中或者塞不进去升降机;
即便法国人解决了折叠翼难题,还有一个无法满载起飞的问题:按照中国歼-15的经验,“阵风-M”顶多挂载油弹的80%起降就不错了—还有考虑法国人弹药的供应效率和尺寸;
印度人大肆渲染的“阵风-M”必须进入作战半径才能发动对巴攻击,可是,它不能100 %发挥战斗力,航程有限,航母打击群阵位被预设,如果巴基斯坦加油机+歼-10CE远程奔袭,航电系统落伍歼-10CE一代的“阵风-M”根本不是它的对手;
接着就是巴基斯坦的反航母体系:歼-10 CE可以在距离卡拉奇沿岸800公里以上区域对印度航母发动高超音速导弹攻击。而且,巴基斯坦已经克服了高超音速导弹射程不超过290公里的技术难题,放飞自我的枭龙-3和歼-10CE打击航母打击群的有效距离达到300公里以上;
此外,巴基斯坦航天员上天并没有引起太多国家和舆论关注,这是什么概念呢?巴基斯坦第一次拥有研究空天站监控印度军事动态的能力,何况各种卫星呢?
巴基斯坦航天能力在大哥支援下飞速运转,已经拥有侦察卫星星座和海上侦察舰:他们可以提前预判印度航母打击群的航线和攻击阵位—这是大哥新质反航母体系的精髓所在;
巴基斯坦反舰弹道导弹技术日新月异:经济赶不上印度,这方面可是有高人指点,通过巴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空军配合击沉印度航母不是梦!
印度人总以为通过一两件先进武器就可以肆意妄为,结果忽略了体系的建设:它的国防杂货铺缺少一条三军通用数据链,各行其道的印度海军武器只能不断升级,将大量资金用于改善通信效率上—结果就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