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鳄在广德的前世今缘
作者:徐厚冰
从小时,经常听老年人讲广德北乡“土龙”的故事。说五六十年代时,北乡到处是土龙,后来就鲜见踪迹。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土龙蛋很大,也能吃,但味道很差。
长大以后,才知道老年人所说的“土龙”,原来就是扬子鳄,俗称鼍龙、土龙、猪婆龙。扬子鳄在地球上生活了两亿年,至今还能找到早先恐龙等爬行动物的特征。因此,扬子鳄被称为“活化石” ,也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扬子鳄分布区逐渐收缩至长江下游流域。野外种群几乎仅分布于安徽省南部的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市、泾县、南陵县等五县境内。
今天,笔者给大家讲述广德扬子鳄的前世今缘——
一、扬子鳄在广德的历史
扬子鳄,古称鼍龙,在广德的历史悠久。早在南宋周秉秀所撰《祠山事要指掌集》里,就有一段关于鼍龙神话传说——
南宋嘉熙乙亥年(1240)四月,江南久旱无雨。壬子(十八)日,广德军守陈熹(1239-1241在任)在横山祠山殿设坛祈雨。值午时,当见一“神龙”出现,长几尺,形如蛇,有四只带爪的脚,背部青褐,腹部黄绿,全身有鳞甲,有眼有耳,眼有金线延至尾部。神龙从戟门蜿蜒崎岖而入大堂,又从承烈王位而出。陈熹立即进香,瞬间忽阴,骤然大雨如注。事后,陈熹曰:“是不可不圆,仍记。”
根据文献记载的场景来看,它符合了鼉龙“神话”的特征:“鼉,欲雨则鸣,里俗以鼉识雨。”而且文献也记载了“神龙”的“全身有鳞甲”外形等。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这只所谓的“神龙”,就是鼍龙。
在《祠山事要指掌集》中,不仅记载了鼍龙在横山祠山殿祭壇出现时的情景,并且还画出了它的一张图像(见下图)。
生物界和史学界一直认为,我国最早关于扬子鳄(鼍)的图像,是清代聂璜绘制《海错图》的插图鼍图。相比较而言,南宋周秉秀于1433年在《祠山事要指掌集》中所绘制的鼍图,要比聂璜所绘制的鼍图,早二百六十多年。因此,我们可以说,《祠山事要指掌集》是我国最早记载扬子鳄图像的文献。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广德知州段猷显重修福星桥(今大木桥),文学家、诗人冯梦祯撰《重建星桥记》。其中有载:“姑就桥论,若姬穆鼋鼍,沦于诞端。”指出星桥是广德劳动人民“实干”的结果,“姬穆鼋鼍”仅为传说,不足为信。这是作者把鼍龙的传说,与广德本地桥梁联系起来,证明“鼍龙负桥”不可取信的历史案例。
清光绪《广德州志》载:“鼍,土人谓之乌鱼蟺... ...蟺蜂刺人,故凡有刺者,皆称蟺鼍... ...猪婆龙之形亦极相类。”这是鼍龙作为一种物种,首次单独出现在广德地方志《物产》“专栏”中,说明鼍龙在当时已经是常见的动物了。
“山北土龙的传说”、“鼍龙负桥”等,关于鼍龙的民间传闻轶事颇多,一直贯穿着广德古今。在此,笔者不再赘述。
二、扬子鳄在广德的现状
杨子鳄的化石记录范围广布于整个中国东部和中部,甚至在新疆和海南也有记录。然而随着气候的变化,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扬子鳄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到80年代末,全国只剩下安徽省南陵、泾县、广德、郎溪、宣州等五地还有稳定的扬子鳄种群生存。
1982年6月,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安徽省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了广德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卢湖朱村片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7年7月31日,扬子鳄被列入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编制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之“极危”。
2021年2月5日,扬子鳄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之“一级”。
2020年,扬子鳄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之“极危”。
2020年1月15日,在广德朱村片区发现一条约1.4米的野生雌性扬子鳄。
2021年7月17日,扬子鳄保护区广德朱村片区工作人员在野外巡护中,首次发现野外放归的扬子鳄产下一窝卵,共计18枚。工作人员介绍,这是20年来广德本地首次发现鳄巢及鳄卵。
2023年,扬子鳄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决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之“附录Ⅰ”。
2024年,在广德市南塘社区试点开展的扬子鳄保护与生态农业结合模式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从2020年,朱村片区开始放归人工繁育扬子鳄,截止2024年年底,一共放归100余条。
▲2024年6月4日在扬子鳄保护区朱村片区启动2024年度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来源: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结束语】
鼍龙是中国龙的灵感来源。鼍龙自古以来一直在广德生存、繁衍,由此产生的土龙文化源远流长,赓续至今,是广德地方文化的重要符号,它连接了自然生态、历史传说与民俗实践,成为广德地域文化认同的载体。我们保护“土龙”,不仅是一种物种的存续,更是体现出了我们对广德文化根脉的守护。
2亿多年以来,扬子鳄一直能够“归隐”在广德这片舒适的田园,充分说明了广德的人文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更是广德生态文明的见证。
▲2025年1月21日,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第十次联席会议在广德召开(来源:安徽省林业局)。
康养名城
生态广德
欢迎您
徐厚冰,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宣城市文史研究会会员。网络图片,侵权立删,谢谢。转发此文时,请标明作者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