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五四风雷激荡百年,青春热血薪火相传。4月30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揭晓,来自广西的平陆运河青年突击队被授予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18名个人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故事,探寻青年榜样的奋斗轨迹,感受他们的热血与担当 。
平陆运河青年突击队
平陆运河青年突击队共有50人,35周岁以下青年共32人,占比为64%,承担世纪工程平陆运河项目建设等任务。
自参与平陆运河项目建设以来,该青年突击队攻克多个关键技术难题,建设我国首个全生命周期智慧运河,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个,让科技成为工程建设的“智慧引擎”,全力以赴打造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
如今,平陆运河青年突击队依然奋战在建设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教授谢斐
谢斐怀抱“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理想信念,潜心科研,专注于自己喜欢的研究领域,团结引领一大批人投入到科技攻关第一线。
2016年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6—2018年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做博士后;2018—2021年在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IAPS/INAF)参与国际合作的IXPE望远镜的研制;2021年10月回国加入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到广西大学任职以来,在Nature、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5篇、发表SCI论文90余篇。
尤其是,她领导国际合作团队利用IXPE望远镜观测发现了船帆座脉冲星风云接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的偏振度,研究论文被国际顶尖期刊《自然》接受发表,谢斐教授为论文唯一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指导的博士生为论文的第四作者,广西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实现了以广西本地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在《自然》发文的突破。
广西融安桔乡里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园园
2012年放弃物流公司高管的舒适环境,选择回归故土,投身于创业洪流之中,赖园园已在这片养育她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了超过十二个春秋。她以现代农业种植为突破口,致力于研发和推广融安金桔的新品种与新技术,不断拓展金桔的销售渠道,将一颗颗小小的金桔打造成了连接乡村与世界的桥梁。
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满腔的热情以及不懈的努力,赖园园将返乡兴农的美好愿景转化为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生动现实,使得融安金桔成为了乡亲们心中名副其实的致富果、幸福果。
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滩散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方冠力
扎根边境15年里,方冠力从普通民警逐步成长,一直致力于探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路径。
成功在辖区组建千人以上的“北仑河卫士”群防群治队伍,推动建成“北仑河爱心联盟”“满信边关党旗红”边境党团建联盟,联动30个党组织开展强党建、帮边民、共扶贫暖心工程。期间,为困难户争取国家补助补贴,解决21人的就业问题。
长期结对帮扶困难学生5人,慰问困难群众200多人,救助群众30余次。去年以来,党建联盟已筹集扶贫经费余10万元,并全部投入到“扶贫助困”活动中。
他带领社区民警组建42个民生微信群,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警务微平台,帮助群众答疑解难1200多人次,平均每周都会获群众赠予一面锦旗。妥善处置解决群众求助案事件268起,挽回群众经济损失3万余元。牵头组织“三官一律一网格”工作组走访32户,联合调处矛盾纠纷26起。
立足辖区学校,牵头组织开展“万人守法承诺活动”“边境助学”工程,以辖区2万多名学生影响带动2万多个家庭,为边民更深层次理解法治教育、巩固边疆国防打下基础。
广西电网公司调度中心人工智能应用高级研究员陈权崎
作为一名一线科研人员,陈权崎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深化“数智化”系统研究,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在开拓创新中彰显党员先锋本色。
他组织编制印发《广西电网“数智”调度建设方案》并推动落实,牵头推进南网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CEP)广西工程示范任务,在南网率先建成首个省级边缘计算集群系统,实现边缘集群对边缘网关的智能运维,解决分布式新兴并网主体接入调度运行控制存在的“点多面广、规范不一”等问题。
他坚持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2023年,他代表南方电网公司参加第二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工业大数据算法赛项全国决赛,荣获团体第一名、一等奖,助力南方电网公司获得“冠军选手单位”称号。其个人总成绩第一名,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2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熔铸制造中心经理陈仁桂
陈仁桂心怀“航天强国”梦想,不断挑战航空航天重大装备的高“精度”、高“难度”,在高科技尖端铝合金材料研制生产中4次打破世界纪录,为服务国家战略、攻克更多关键之“铝”不断实现创新突破!
他2024年入选大国工匠培育对象,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陈仁桂技能大师工作室、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西技能大奖等荣誉,为我国航天强国梦不断迈向新征程作出重要贡献。
桂林市全州县石塘镇人大主席蒋雅婧
蒋雅婧自2016年开始投身脱贫攻坚战线,5年脱贫攻坚经历使她成为了同事们眼中年轻的“老扶贫”。
特别是2018年8月中国社会扶贫网在广西全面启动,全州县设立了中国社会扶贫网全州县管理中心,她作为业务负责人,与团队推开万事开头的“难”山,“从无到有”的做好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广运用工作,她与团队利用社会扶贫网对贫困户需求进行分析,积极与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进行对接,举办“网上献爱心 帮扶你我行”爱心捐助主题活动,第一时间将社会各界捐赠的爱心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由于全县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2019年7月,广西“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全州县召开,同年10月在北京举办“互联网+社会扶贫,你我同行”论坛,全州县作为发言单位“三省一县”中唯一县作典型发言。次年蒋雅婧也受到组织推荐,2021年3月被评为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2023年1月,她抓住“党建+产业振兴”这个“龙头”,始终冲在产业发展最前沿,听民声、察民情、识民意,精准发力产业发展和合作社培育壮大建设,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指导所联系的竹溪田村委不断完善“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脱贫户”发展模式,从村民手中流转100多亩土地,通过发展优质稻产业种植,2023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7.53252万元,村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壮大。
广西素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成添
何成添自2015年3月成立广西素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茉莉花产业链的综合型电商企业,也是为有志青年打造的创业平台。该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承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公益服务青年等任务,依托地方茉莉花产业优势,公司形成了“产业+直播+双带”的发展模式,既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又带动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和农民增收。
在脱贫攻坚中,他通过电商上行销售贫困村的农产品,保价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累计帮助贫困户和农户实现就业岗位2300多人次,实现就业岗位25人。
自返乡创业以来,他累计培训广西村团支书干部230人,广东农场主人才105人,在校老师30人,在校大学生超1200人,创业青年超过3000人,广东农场主人才205人,在校老师30人,在校大学生超3000人。2018年,在团组织鼓励引导青年“抱团发展”的影响下,他主动联系组织本地40多家青创企业(团队),成立了横县青年网商联盟并担任盟主,积极对接部门项目资源,服务联盟成员。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制一级工匠李平武
李平武秉持对技术的执着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在2023年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中,他代表广西队夺冠;在2024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中,作为首位入选国家队的广西选手,代表中国出战国际性职业技能竞赛,并再次夺冠,助力广西选手实现了从国赛到国际大赛冠军的跨越。
李平武深知人才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于人才培养工作。在公司内部组织培训课程与实践活动,到学校开设讲座,激发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兴趣。累计开展培训40余次,培训超过5000人次。
他组建了汽车电器调试团队,使得新产品单台车的平均调试时间大幅缩短。指导选手参赛,传授比赛经验,培养人员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8人次,柳州市比赛中获奖20人次。
桂林医科大学副教授陶光均
一直以来,陶光均紧紧围绕“群众所盼、政府所需、团队所能”的生命教育志愿服务领域,聚焦应急救护科普、造血干细胞捐献组织动员等开展公益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组建了桂林医科大学“微光成炬”生命教育宣讲团,担任广西红十字文化传播基地(桂林医科大学)、桂林市高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基地的负责人,他发起的《模拟池塘——场景式青少年防溺水生命教育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首届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近5年,陶光均组织开展艾滋病教育活动、应急救护教育、无偿献血知识宣讲900余场,团队60余名志愿者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星级奖”等全国性荣誉。
他热心公益、乐于奉献,从志愿服务参与者、到组织者、发起者,以一带众汇聚向善向上正能量,团结广大青年共绘互助共享“同心圆”。先后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终身荣誉奖、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广西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
河池市金城江区文体路消防救援站班长兰雄杰
作为班长,兰雄杰他以身作则,带领队员深入研读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他将收集整理的学习资料,制作成便于携带和学习的小册子,每天利用训练间隙时间,分发给身边战友一同学习。
作为“校外辅导员”他多次义务到学校分享红色故事、家风故事,每年的“雷锋学习月”,他都带领党员先锋队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前往河道、社区清理淤泥和垃圾,参与义务植树,带头献血,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他总说要像雷锋一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扎根基层、服务人民。
入职以来,他参与各类安保及灭火救援行动300余次,成功营救并疏散被困群众50余人,保护和挽回财产损失100余万元。在南丹县“4·12”农贸市场火灾中,他作为内攻水枪手,数次深入险境,面对随时可能爆炸的煤气罐和摇摇欲坠的建筑,他毅然选择逆行而上,被倒塌建筑埋压的他,身负重伤,左小腿截肢,右腿5处骨折,2处韧带断裂,住院期间先后经历7次手术的他3次向组织提出申请,希望能尽快返回工作岗位,继续为消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桂林技师学院旅游商务系教师李凌志
李凌志曾一年三次见义勇为,在成功阻止犯罪行为的同时自己脸上也留下了14厘米长的伤口。路遇交通事故,第一时间上前施以援手,救死扶伤,挽救他人宝贵的生命。
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乡村振兴活动,累计献血总量为5700CC。在大学就读期间,当学校武装部开展征兵工作时,他通过宣传讲解国防安全和战斗英雄事迹等,鼓励青年学生投身使命献身国防,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600多小时。
他曾将自己所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奖学金用于购买粮油慰问家乡高龄老人和帮助学校困难学生。2022年7月,他组建了退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基层开展以当地高龄老人、留守儿童等为服务对象的乡村振兴活动,把爱与责任在乡间传播。
他勇敢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激发青年学生积极向上,为职业教育的学生思政工作发展起到榜样引领作用,诠释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北流市西山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升晖
冯升晖敢为人先,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和贫困户种植番石榴,同时也保价回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销售,使农户更有信心搞好种植,从而消除了没有销路的后顾之忧。本地的销量大增后,他转而瞄准全国市场,探索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拓一条新道路和合作社优质特色水果品尝体验活动,从而带动线上销售,不断丰富农产品的增强与顾客的粘性,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
目前,合作社流转贫困户土地约128.5亩,涉及贫困户35人,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就业18人,参与合作种植番石榴7人。每年农户在农闲时还可到番石榴基地下肥、打药、套袋、摘果等季节性的临时工,每年提供用工需求3000多个,给村民带来不错的务工收入。在冯升晖的带领下,不仅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而且降低了种地成本,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村民富了,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他响应国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家乡创新创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勤勉创业,以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意志,开辟宏伟的乡村产业,构筑青春辉煌。
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专业技术人员刘鳗卿
刘鳗卿2014年从四川大学毕业后在广西辐射站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放射化学分析工作。
她还先后多次参与了核与辐射事故演习,积极做好演习中的放射化学分析工作。如“绿色卫士•2014行动”广西辐射事故应急演习、“红沙-2014”自治区核应急联合演习、“神盾-2021”国家核应急演习暨“红沙-2021”广西核应急联合演习等多项演习中,刘鳗卿都冲锋在前,用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实验室分析数据保证演习的顺利进行,用实际行动守护辐射环境安全。
10多年来,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于寂寞、刻苦钻研,在放射化学分析领域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个人也从“实验新人”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在2024年广西生态环境监测执法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中,皆荣获辐射监测专项比武放射化学分析项目一等奖。
百色边境管理支队岳圩边境派出所所长吴润豪
入警11年来,吴润豪同志始终奋战在卫国戍边第一线、最前沿。21次辗转16个省市县摸排线索、追逃抓捕,4次与毒贩正面交锋、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推动靖西市非法出入境活动降至历史最低点,枪、毒、私、赌、诈得到有效治理。
先后主办或参与办理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督办案8起,打掉偷渡犯罪团伙56个,斩断跨境偷渡链条129条,抓获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人员230名、“三非”外国人1012名;侦办毒品类案件30起,查获各类毒品8000余克。
因个人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先后获评“全国公安系统成绩突出青年民警”“全国公安机关三非外国人专项治理和集中打击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专项斗争成绩突出个人”“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百名成绩突出党员民警”“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个人”“广西公安系统优秀人民警察”“广西首届八桂十大移民管理警察”。
崇左市爱店镇爱店社区居民委员会委员潘武文
潘武文从事守碑护边工作已有11年,曾在那支国防民兵哨所和剥皮国防民兵哨所工作,2017年加入护边员队伍,目前主要负责1235/1号界碑至1241号界碑的巡护工作,巡边一次往返大概6公里。
除了日常巡边工作外,潘武文还担任爱店镇爱店社区居委会委员,时常作为“爱国主义宣传大使”,携同共青团委为学生在爱店镇那逢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除此之外,每次巡边,潘武文都会认真观察边境护栏有没有被破坏,边境地区有没有外来可疑人员,有没有违法犯罪线索,一旦发现情况,就立即上报派出所等有关部门进行处置。潘武文还常协助边境民警开展边境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潘武文巡边里程累计达5000多公里,巡边时长4700多小时。潘家一家三代人的身影筑成守护南疆国门边境线上的坚固防线,守护着小镇大国,一方平安。
钦州市钦北区人民法院大寺人民法庭庭长李钦城
李钦城是区高院和自治区民宗委评选的首批壮汉双语法官之一。
在扎根基层的十年间,他立足自身岗位及辖区实际,充分发挥自身通晓法律专业知识、当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的优势,主动将司法审判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相结合,以双语审判为抓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融入司法审判全过程,在司法审判与民族团结相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上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钦州实情的司法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新路子。
在他的带领下,大寺法庭荣获“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第三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等荣誉,他个人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优秀法官”“中国好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北海市铁山港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李洋
李洋始终以“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的工作作风,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凝聚青年先锋力量,大力推动铁山港区建设成为让青年更有为的青年发展型园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先后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评为“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四项行动”先进个人,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
广西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覃英伦
覃英伦是一名“90后”青年,是广西页岩气勘探开发开拓者,叩开广西地下宝藏大门。
面对广西页岩气“岩溶多、断层多、变化快”等地质难点,覃英伦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带领团队开启“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一边开展科技创新,一边抢抓项目建设,成功实现了广西页岩气勘探开发“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取得国内石炭系首次钻获稳定页岩气流的突破。
他是“一位纯粹的、务实的、敢于尝试的油气人”,也是一位发扬“五四”精神的拓荒者,带领项目团队通过科技攻关与创新性应用,一步一个脚印,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为提高我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