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用色彩来形容你的生活色号

是球场上的活力橙

还是图书馆的静谧蓝

是练功房的耀眼红

还是代码界的炫酷黑

而在云南

有群云南青年偏不按套路出牌——

他们把土地当画布狂野创作

白族刺绣升级成时尚单品

甚至撸起袖子回村养猪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小编为你带来特别放送

一起看这届云南青年

如何把青春“玩”出新花样

“花痴”少女

暴改自家田地

雨靴一蹬!草帽一戴!

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芒市风平镇芒里村

“95后”傣族姑娘哏喊继

在她的“秘密花园”里忙到飞起

这个从上海返乡的姑娘

大学读的是风景园林专业

工作后总念着自家院子里的花

“你先回来尝试一下”

——父亲简单的话语

让她踏上了创业路


受访者供图

从种花小白到行家

缺乏经验的她

一边钻研种植技术

一边虚心向老花农请教

最终把自家田地爆改成了

以月季花为主的“芒里花圃”

花圃除12个品种的月季外

还种植了非洲菊、向日葵等花卉


受访者供图

为吸引顾客

她开放体验式摘花

亲自上阵拍写真剪vlog

还开了芒市首家现烤鲜花饼店

2024年

她的花圃和鲜花饼店

总收入突破60万元

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

这样的乡村创业故事

谁看了不说一句:真赞!


受访者供图

“00后”小伙儿

勇闯刺绣圈

提到刺绣

你脑海里是不是立马浮现

巧手翻飞的绣娘小姐姐?

等等!‍‍

现在刺绣圈可不一样啦

“00后”小哥哥也来“抢饭碗”啦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

“00后”小伙儿施达

从小看着奶奶穿针引线

长大后又拜师学艺,刻苦钻研

成为大理白族刺绣最年轻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他既是传统手艺人

还是潮流设计师

不仅自己把刺绣绣得飞起

线上线下还教授了400余名学生

奶奶辈儿的绣品

在他们手上摇身一变

成为时尚单品

获得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有些年轻人

甚至加入到刺绣行列中来


施达说

文创产品价格

一般在100元至2000元之间

高端绣品产品价格

能达到3万至4万元

接下来

他和团队还要继续努力

做好白族刺绣的传承与创新

让白族刺绣更潮更酷

这样的新青年

真的太优秀了!


大学毕业回村搞养殖

成了,成了!

若要问:

“毕业回村搞养殖,能成功吗?”

答案是:“能!”

来自保山市施甸县摆榔乡大中村的

“90后”布朗族青年张海彪

毕业后回村创业

带农户养“跑山鸡”

让农户赚到钱

还把保山黑猪养成了“金猪猪”


2015年

张海彪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后

回村搞起了林下养殖

2016年

他成立了养殖合作社

向124户建档立卡户发放免费土鸡苗

有农户靠着这批“跑山鸡”

一年多赚2万元

2022年

他又玩起新花样

搞起保山特色黑猪养殖

带动120多户农户参与林下养殖

又一次让农户实现增收

从大学毕业生到“养殖达人”

这位乡村振兴弄潮儿

用实际行动证明:

回村创业真的超酷der


傣妹直播间

茶叶卖疯啦

每天下午6点

“00后”傣妹仙金

便会出现在直播间

准时变身“景迈山代言人”

一身傣装+手机+麦克风的她

把普洱茶“卖疯了”


平时除了直播卖茶

她还利用短视频和直播

开启云游茶山“VIP通道”

带网友沉浸式逛茶园、游古寨

同时还介绍景迈山的茶文化和风景


作为景迈山土生土长的傣妹

仙金曾外出闯荡

兜兜转转又回到景迈山

现在她已经成为寨子里的“顶流主播”

越来越多像仙金这样的年轻人

也回到景迈山

古茶山似乎也变年轻了


咖二代

开起“咖啡研究所”

在普洱市思茅区的森林深处

有一座大象咖啡庄园

说是咖啡庄园

其实也是

咖二代“90后”万宇的“咖啡研究所”



万宇的母亲陈平仙

是当地首批咖啡种植者

2016年他通过母亲正式接触咖啡行业

为了提升咖啡冲泡和处理技术

万宇离开家乡前往北京

深度学习咖啡文化知识和营销理念

虽身处繁华都市

但还是忘不了

老家那股咖啡香

2020年

他回到家乡接过庄园管理棒

成为大象咖啡庄园的新一代咖农人


之后

他摸索咖啡豆盐渍水洗法等技术

直接拉满了咖啡醇厚度

每批来到这里的游客

还能围观他炫技式手冲表演‍

深度了解从磨豆到冲泡的全过程


如今

在这座“咖啡研究所”里

万宇用一杯杯精心改良的咖啡

让来到这里的人们

尝到了云南豆的惊艳

不得不说

这样做咖啡真的超有范儿

全村墙壁

被他画成“大型手办”

长颈鹿从墙头探出脑袋偷吃树叶

孙悟空和村里娃开启跨次元对话——

丽江市永胜县程海镇兴义村的墙壁

“95后”墙绘师刘小备(本名刘志诚)

画成了“大型手办”

村庄变成“行走”的童话书


2021年

他带着用墙绘改变村庄的梦想回到家乡

计划两年完成100幅墙绘

起初村民对墙绘不理解

刘小备耐心沟通

从传统题材入手

每完成作品都邀请户主合影


随着《嫦娥奔月》等作品增多

村庄渐渐变成梦幻的“童话村”

他通过短视频记录创作过程

《回村画画》系列4年完成60多期

获央视等媒体报道

全网播放量超64亿次


这位“95后”墙绘师

用画笔给老墙施魔法

让斑驳老墙变身网红打卡地

现在整个村子

好似他的“露天手办展示柜”

咱就是说

回村搞艺术真的帅炸了

青春有N种打开方式

这群云南青年

用脚步丈量乡土

拿热爱发电

把“诗与远方”

写成“回乡创业说明书”

他们就像一粒粒种子

在土地上野蛮生长

值此五四青年节

愿所有为热爱奔赴的你

在追逐理想的路上

乘风破浪,越飞越高~

你的青春正在书写怎样的故事?

来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那些让你心潮澎湃的追梦瞬间吧

来源 云南发布、新华网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陈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