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振兴伴随着乡村振兴计划的纵深推进也是迎来了纵深发展期,振兴乡村教育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而作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除了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之外,职称评审的倾斜政策是重中之重,只有工资待遇提高和职称评审倾斜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实际上,通过倾斜政策让乡村教师晋升更高一级的职称以获得相应级别和标准的职称岗位工资是从另一个层面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很多地方都已执行了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倾斜政策,达到了规定的乡村从教年限并符合相关条件即可直接参评副高职称,不受岗位比例限制,也即不额外占用学校的名额指标。
尽管如此,这其中所说的“符合相关条件”其实还是要符合参评副高职称的条件,这就表明参评副高职称的倾斜政策并没有真正倾斜,仅达到了规定的从教年限而没有符合参评副高职称的条件还是无法参评,更不是很多老师所说的直聘高级,只不过有些地方的参评副高职称的条件要宽松一些而已。
比如,有些地方规定达到了规定的从教年限并且获得了一个县级或市级荣誉证书的乡村教师就可以晋升副高职称,尽管获得县级或市级荣誉证书并非容易事,但毕竟还是能让有些乡村教师如愿以偿地晋升副高职称并能享受到副高职称三个档次(5档、6档、7档)中的最低档7档的职称岗位工资。
尽管有职称评审倾斜政策,但乡村教师要想都评上副高职称还是很不容易的,就算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并晋升到了副高职称,但要想再从副高职称的最低档7档进到6档或从6档进到最高档5档,那就是难上加难了,因为有些地方的副高职称进档条件要求太高,让想要进档的乡村教师望而却步。
副高进档(由7档至6档再到5档)也就是分级竞聘在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得到执行,很多已经评上副高职称的老师直到退休都是享受副高最低档7档的工资标准,在执行分级竞聘的地方,要想副高逐档晋升也是受到资历、考核、空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就算是有些地方实行论资排辈也同样是困难重重。
之前看到有位甘肃乡村教师发布的信息(如上图所示),说副高7档的老师今年好不容易盼来了副高职称进档的好消息,但听到校长在会上的解读之后感觉毫无希望了:副高职称进档必须满足年度考核优秀,获得省级荣誉以及至少发表两篇省级以上教育类论文等条件。副高职称进档需要这么多的硬件?别再为难乡村教师了,原本就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