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18字 | 预计阅读时5分钟

澳洲工党领袖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打破历史纪录,以压倒性的胜利击败了联盟党!


不但从对手手中抢下至少11个席位,甚至还拿下了彼得·达顿所在的迪克森选区。

根据非完全统计,这场几乎没人预料到的大逆转让工党的席位从原本的78席增长到了高达88席(众议院共150席),甚至可能更多。


而联盟党本来就只有57个席位,现在则彻底被摧毁了,最后可能连50席都保不住。

这是第一次有执政党在第二次大选中还能扩大多数席位。

阿尔巴尼斯也成为自1998年约翰·霍华德以来,首位成功连任的全任期总理!

兴高采烈的阿尔巴尼斯把这次胜利部分归因于唐纳德·特朗普对保守派政治带来的负面影响。


他对欢呼的支持者们说道:“在这个全球局势动荡的时代,澳大利亚人选择了乐观和坚定。澳大利亚人决定用‘澳洲方式’面对全球挑战——互相照顾,同时建设未来。”

皮特·达顿(Peter Dutton)成为自2007年约翰·霍华德以来,第一个在选举夜就失去议席的党魁。


结束了24年的从政生涯,留下一个急需重建的政党。

在败选演讲中,他为联盟党糟糕的表现承担了责任并表示歉意。

“今晚不是属于我们的夜晚……一些优秀的议员和候选人失去了席位和梦想,我对此感到抱歉。我们有一个了不起的政党,我们会重建起来。”

说实话,这次选战整体也没啥值得夸的。

2025年的这场大选,联盟党的选战可以说是史上最糟之一,甚至可能是联邦成立以来最混乱的一次!

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失误或政策大转弯,不是哪个候选人爆出丑闻,就是哪个新政策被专家批得一文不值,没预算、没计划,甚至更糟。

自由党这三年几乎啥正经政策都没做,就指望工党和阿尔巴尼斯哪天自己跌倒,结果现在全都报应来了,而且来得特别难看。

工党政府主打一个"稳"字,照抄2022年"小目标"连任策略。


阿尔巴尼斯每次亮相都端着总理范儿,这回失业率、央行利率这些数字可没再嘴瓢。

不过也和联盟党一样疯狂撒钱!

重大改革?

不存在的。

毕竟1993联盟党和2019工党的血泪史证明:谁搞大改革,谁死得惨。

所以联盟党这回押宝核电站,根本不是勇,是鲁莽!

《澳洲财经见闻》从2月份就开始陆续报道,2025年大选的民调数据,2月中旬的民调显示,联盟党支持率是以52%对48%的优势超过工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联盟党支持率越来越低。

达顿只用了三招,最后彻底葬送了自由党… …


· 第一招:鸵鸟战略(专攻郊区放弃城市)

联盟党最大的败笔,其实不是今年犯的,而是三年前,2022年5月30日那天。

达顿在毫无对手的情况下接任自由党领袖,在第一次记者会上他说,他的政策会聚焦于“被遗忘的郊区人民”。

这话老掉牙到没人想听。

而且除了老套,这话也很奇怪,毕竟当时联盟党已经执政九年了。

如果真有什么“被遗忘的人”,那也是你们忘的吧?

这事儿其实还有另一层奇怪的地方:自由党当时刚被血洗了传统城市票仓,连创党元老门齐斯的老巢Kooyong选区都丢了!

这些离市中心不远的选民确实感觉"被遗忘",但跟达顿想的完全不是一码事,人家是觉得自由党早就不代表自己的价值观了!

看看达顿当年的原话:"我不会放弃任何选区,但要向郊区民众,特别是那些首轮票反水工党的地区,传递明确信号。"

看见没?人家压根没想收复"蓝绿色独立派"的地盘,就死盯着工党手里的郊区席位。

结果2025大选时,那些富裕城区果然连他的竞选海报都看不见。

· 第二招:特朗普式政策精分

达顿团队这三年最骚的操作,就是试图把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硬改成"澳洲乱来"。

学又学不像,改又不敢改,最后搞出一锅政策大杂烩:

• 移民政策

先学特朗普大喊"砍移民配额解决住房危机",被经济学家集体打脸后,又改口"其实我们爱移民"。最绝的是发布会现场,当记者追问具体数字时,自由党发言人直接表演"战术性失忆"。


• 公务员裁员

2月放风要裁掉1.5万公务员,4月又悄悄撤回计划。

转折之生硬,连ABC政治记者都吐槽:"他们可能自己都忘了上周说过啥"。

• 核电站计划

强行推销的核电站方案,被扒出造价足够:

  • 给全澳家庭发三年电费补贴

  • 建12个新儿童医院

  • 把NBN网速提到火箭级

最魔幻的是,这些政策明明抄特朗普作业,却专挑最烂的部分抄:

  • 学了反智,没学煽动力

  • 抄了民粹,漏了执行力

  • 复制了仇恨,粘贴不了忠诚

事实证明,在澳洲玩美式民粹,就像给考拉喂墨西哥辣椒,除了把自己辣哭,没有任何效果!

· 第三招:文化战争(精准得罪所有进步选民)

如果说前两招是自杀,那这招简直就是扛着炸药包冲进选民客厅。

自由党用一系列操作,成功把所有进步派选民都得罪了个遍:

• 原住民议题:把"反对"进行到底

公投都结束两年了,达顿团队还死抱着"反原住民之声"当救命稻草,选战期间,他们突然翻出这个冷饭硬炒。

• 性别平等:精准踩中每个雷区

先是高调反对"居家办公",惹怒全澳职场妈妈;

接着削减托儿补贴,被单亲家长集体拉黑。

• 反腐法案

与工党妥协通过的《国家反腐委员会法案》被专家称为"没有搜查权的侦探",连自由党自己的前诚信委员会主席(Stephen Charles)都公开谴责:"这套制度设计就是故意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

而更具讽刺性的是,法案通过当天恰逢ABC曝光某联盟党议员接受开发商秘密政治献金。

最后,自由党选民都看不懂了:"这到底要干啥?"

要知道,工党不是无敌的,执政第一年优势票数是1913年以来最悬的,此外:

• 传统票仓维州都差点翻车

• "原住民之声"公投元气大伤

• 房贷利率压得人喘不过气

• 超市医院都去不起的吐槽满天飞

• 移民太多房子太少的怨气持续发酵

可架不住达顿和自由党在政策、形象、战略上全面糟糕表现。

尤其达顿本人,选战越打越暴露根本不适合当总理——这几周简直是大型劝退现场。

反观工党,可是把陆克文-吉拉德时期当"反面教材"供着的,这三年狠抓两点:

  • 党内团结人设

  • 靠谱执政形象


纽约州长马里奥·科莫有句名言:"竞选要写诗,执政要写散文。"

但工党偏不,他们竞选和执政都在写散文。

不过,显然比起特朗普式搅屎棍或者空想改革家,澳洲老百姓更想要是这种"报税都敢托付给他"的老实人... ...

最后,总结下下一届工党政府即将实施的一系列政策: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03

05-2025

02

05-2025

01

05-202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