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高要海·金沙滩”项目对外开放,吸引大批群众。记者 吴勇强 摄
“五一”假期,高要区西江岸线人声鼎沸。随着“高要海·金沙滩”正式开放,承载着几代肇庆人记忆的丽晶码头,在汽笛声远去三年后,以金沙碧波的新姿重焕生机。据文旅部门统计,该项目开放的前两日,共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昔日渡轮码头一跃成为西江畔的“文旅新名片”。
“我们巧妙利用码头原有建筑进行修复利用。”负责项目策划设计的肇庆市建筑环境专业委员会专家岑奇军介绍,项目在保留战备码头功能基础上,对原有渔政码头的破损设施进行修复,新增安全护栏,同步完成排水系统改造、植被修复等生态工程。
针对河滩沙土流失难题,团队专门从德庆采购河沙,用鹅卵石筑起防浪堤,“既防止江水卷沙,又通过筑起45厘米高的花基固土护堤”。景观上,项目方特意从湛江移植一批适合亚热带气候的黄金椰,结果后果皮将呈金黄色,果肉丰满多汁,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闲置多年的丽晶码头是我们的牵挂。前年开始,区委区政府便督促我们要利用好‘百千万工程’的契机,推动一江两岸风貌和功能的提升。”高要区住建局项目负责人表示,这片约5公里长的江滨碧道是高要区“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其中约800米示范段选择码头密集、河滩开阔的区段,50天完成从清障到建成的全过程。
开放首日的一场大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热闹:雨中人潮见证了民之所爱。雨还没停,人流就如潮水般涌来。街道全员上岗疏导交通,实施人车分流,保障市民游客的出行安全。入夜后,航拍爱好者的镜头里,沙滩灯光与西江波光交相辉映,“以前沿江路附近晚上九点就没人了,现在十点多还有市民玩沙乘凉,人流让附近南亭路的宵夜档更旺了。”
如今的金沙滩,已与高要金象山、江口渔村等节点串联成西江画廊精品线路。高要区住建局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继续推进剩余约4.3公里碧道建设。
夜幕降临时,江畔的露天茶座飘来阵阵茶香,孩童的欢笑声与浪涛声交织——这片曾见证百舸争流的古老江岸,正书写着“百千万工程”的鲜活注脚。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