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传噩耗!他于昨日晚上8时逝世!

著名医学翻译家王贤才先生于2025年5月1日晚在南昌逝世,享年91岁。作为世界上唯一独立完成《希氏内科学》翻译的学者,他为我国医学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王贤才曾在全国政协提出多个民生提案,如银行储蓄实名制和双休日制度,对改善公共服务及民生有着积极影响。他的离世是医学翻译界的一大损失。

屠呦呦获评美国院士:是中药,我们有救了

95岁高龄的屠呦呦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引发对中药科学化的讨论。尽管屠呦呦因青蒿素赢得国际赞誉,但她未能在国内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部分原因是国内对她个人突破性贡献的忽视。中医药行业内部面临随意更改古方、夸大药效等问题,影响其全球认可度。屠呦呦的成功源于科学验证和传统智慧结合,而当前中医药行业更多受制于商业利益,缺乏科学研究。未来应注重科学证据以提升中医药国际地位。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聚焦慢性病防治湖北大型前瞻性队列建设启动

4月27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慢性疾病关键防治技术推广与示范》在武汉启动,旨在应对慢性病成为健康威胁“头号杀手”的挑战。项目计划通过5年在湖北建立覆盖10万人的前瞻性队列并整合环境、遗传和生活方式数据,推动个性化防治技术,并实施“百县千乡”推广计划。然而,项目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确保跨学科协作实现突破,真正提升基层机构的慢性病识别能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