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协副主席定调了:樊振东是下一代领军人。
新上任的乒协副主席马龙,首次接受媒体专访,对着央视镜头,为如今较为扑朔迷离的情形定下基调:
樊振东是未来的领军人。
此次采访的时间节点非常新,正好是世界杯丢冠;刘国梁下课;王励勤走马上任;马龙以现役运动员的身份,宣布成为乒协副主席的时期。
在这种领导层“大换血”的日子,蝉联世界杯女单冠军的孙颖莎,及“狙”掉头号外协张本美和的王曼昱,作为女乒两大绝对主力,依次表达了一种“辞旧迎新”之情:
送别伟大的刘国梁,迎来更加伟大的王励勤。
我们必将从一场胜利,走向另一场胜利。
毕竟,人家女乒可没做出被强悍的外协在主场一串二的事情。
从巴黎奥运会到澳门世界杯,国乒女团两大主力,在三大赛继续保持了外战100%胜率。
此外,出征的五个人,除了王艺迪意外在小组赛折损,其他人都成功得会师队友。
蒯曼首次三大赛半决赛,对阵奥运经验丰富的伊藤美诚,在全程落后之下,以强大的心态和稳定的内核,赢下四分。
最后哭的那个人,是日本女乒唯一的奥运冠军伊藤美诚,见过了大风大浪的花季老将,输给了国乒的年下当红炸子鸡蒯曼。
而反观对面的男乒,谁也没有底气搞社交。
五个三大赛挂零的选手出征,里面有巴黎奥运会的男单头号种子王楚钦,有大赛经验非常丰富的林高远&梁靖崑,有闪耀的世界第一林诗栋,有全国冠军黄友政。
无论是粗看,还是细品,这支王者之师包抄一个在巴西玩乒乓球的美洲人,应该没什么问题的吧。
结果,黄友政、林高远遗憾倒在了小组赛。
王楚钦从淘汰赛开始,就在被狂风骤雨般得冲击。
德国选手杜达率先出击,双方打生打死,七局大战,王楚钦差点儿折在里面,最后依靠无与伦比的发球绝学,赛点把握好发球轮,两球直接得分, 让杜达饮恨在八强。
然而第二场决胜局,王楚钦却未能翻盘,从3:1的大好局面,被雨果提刀搏杀,最后形成了3:4的无语凝噎局。
后面的三局,王楚钦压根拿不下来。
在出征世界杯前,媒体纷纷预热的就是“王楚钦冲击三大赛首冠”,毫无疑问,王楚钦仍然是作为目前的领军者,带队出发。
然而半区失守后,年轻的林诗栋,在决赛被经验丰富、有技术厚度的雨果暴打。
这样的话,《北京日报》的记者曾经讲过的一段话就很适合目前的场景。
这位记者在釜山世乒赛,樊振东一单砍两分后,和网友陷入了大论战。
她坚称樊振东现在还不是领军人,并扬言“你有机会去问问樊振东本人,自己难道国乒的领军人吗?”
当时的她,并不知道奥运会以后会迎来一场盛大的“秋后算账”。
到底京媒的记者,即使在舆论风暴的中心,不改其色,写了一篇更长的文章,来论述“樊振东为什么在釜山世乒赛时期还不是国乒领军人”。
这位《北京日报》的著名记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论调:樊振东当时不是领军人,因为他没有那种“不仅能自己赢,而且能让队友赢”的精神领袖境界。
一语成谶。
我们整理下现在的情况,樊振东不是领军人,因为在釜山世乒赛的团体半决赛中,他只是孤独得赢了两盘,但是他未能成功得阻止京队的马龙、王楚钦一人丢了一盘。
现在世界杯,男乒由奥运冠军王楚钦领衔,在只有单打的项目比赛中,王楚钦没赢,他也没有阻止小伙伴们纷纷输掉。
作为京队目前最高的山,最大的官,现役运动员&现役乒协副主席马龙官方宣布,
【我觉得一代比一代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小时候看王励勤、马琳、王皓;
再后来是我,许昕;
再后来看到樊振东,我也觉得比我们强。
我们每个人都觉得他就是未来中国队的领军人。】
在马龙作为乒协副主席露面的第一个央视专访中,马龙给到“领军人”头衔的运动员中,并未提到王楚钦。
“三剑客”中在国际赛场坚持最久的领军人,身兼两职的马龙,落点是“樊振东”。
中国乒乓球队从来不是靠一个人的舞台,它是举国体制下凝聚起来的强大集体,是千万力量汇聚而成的战队。
其实《北京日报》的记者,说的原理是非常正确的:
在中国乒乓球队这支队伍里,每一个时代,也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像定海神针一样,站在最前线。
他不仅赢下比赛,更在无声中引领节奏,把整支队伍的心拢在一起。
从“二王一马”,再到三剑客,这样的传承从未中断。
如今,马龙把接力棒递到了樊振东手中。
这是乒协副主席马龙的发言。
相信在多哈世乒赛之后,乒协主席王励勤会有话说。
不过王励勤至今为止,很沉得出气,从刘国梁在亚洲杯后摸着王楚钦的脸说“多哈继续”,到马龙央视采访里点名樊振东,乒协主席什么想法,我们尚未可知。
他在等一件事情的结果:
多哈世乒赛。
接下来到底是谁的时代,口说无凭,奖项为证。
王励勤以乒协主席的身份,上任后真正开麦放过的话是:多哈世乒赛才是新周期的第一个大赛。
王楚钦若是在带队出征的这场比赛里,稳得住军心,以世乒赛男单金牌作为自己三大赛的第一炮,那风向肯定会变。
王励勤都能亲自出来给王楚钦背书,摸着他的脸,大夸他的领军人魅力。
这就是世乒赛在乒坛的地位,今年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乒坛盛事,从始至终只有一个:多哈世乒赛。
比赛到底什么级别,你看神秘之师,愿不愿意赏脸就知道了。
不然的话,下面我们将进入樊振东时代。
其实从奥运会男单名额变成两个以后,2012年伦敦奥运男单选手王皓在眺望里约奥运会的那个瞬间,被强制下线;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单选手张继科去不了东京奥运会;
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单选手马龙,止步2024年巴黎奥运会第三人的位置。
国乒的“老带新”模式,上一届的奥运单打选手,每次只留了一个,剩下一个是为梯队建设预留的。
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去新一届的奥运会,从没出现在限二以后的奥运男单赛场。
一开始,刘国梁能放心让樊振东离巢,就是因为他相信王楚钦已经能够扛起重任。
新人以目前的趋势看,极大可能是林诗栋,小概率事件是黄友政或者其他年轻黑马。
而那个老将,樊振东、王楚钦,从始至终都是二选一。
刘国梁选了王楚钦。
王励勤选谁,他在等多哈。
当然,没被选的那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心需求,继续备战洛杉矶奥运会,不过是以第三人的对应资源和待遇。
培养新人是大势所趋,没有人可以用少年的身份,不断地从头再来,要么扛起来,要么向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