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5月1日,浙江嘉兴海宁市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大型卖场正式开业,因其名称与知名零售品牌“胖东来”高度相似,引发公众质疑是否涉嫌“蹭热度”。

5月2日,胖东来官方回应称已取证并向“胖都来”邮寄律师函,同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交投诉。


争议焦点‌

名称相似性‌

“胖都来”与“胖东来”仅一字之差,且发音相近(“都”与“东”在当地方言中谐音相似)。

胖东来方面认为,其品牌在零售行业已具备显著辨识度,此类命名易导致消费者混淆。

法律争议‌

商标侵权‌:律师指出,“胖东来”为注册商标,若“胖都来”在同类商品或服务中使用相似名称,可能违反《商标法》第57条。

不正当竞争‌: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名称攀附他人商誉并造成混淆,涉事企业需承担法律责任。


“胖都来”回应‌

卖场工作人员解释称,名称源于老板姓“都”,且“胖”字寓意丰盈美好,否认刻意模仿。

其社交账号此前宣称“向胖东来学习”,但未提及具体经营模式是否对标。

双方行动‌

胖东来‌:

已对“胖都来”的线上宣传内容(如视频号、抖音)取证。

通过行政投诉与司法程序双线维权,要求纠正企业名称。

胖都来‌:

母公司浙江胖都来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2月,法定代表人关联近50家企业。

开业活动邀请明星造势,被指借争议营销。


舆论与行业影响‌

网友观点‌:

支持维权者认为“蹭名”损害品牌独创性;

部分网友调侃“若真学胖东来,请先匹配其员工待遇”。

行业警示‌:

律师提醒企业命名需规避与知名品牌近似,否则面临整改、赔偿等风险。

后续进展‌

目前,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尚未公开回应。

若胖东来通过诉讼维权,法院或需裁定名称相似性是否构成侵权。

事件结果可能成为零售业品牌保护的典型案例。

(注:截至2025年5月3日,“胖都来”仍正常营业。)

#胖东来向胖都来寄律师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