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北约有些国家积怨已久,近几年,北约在俄边境搞的大规模演习,摆明了要搞大事,演练封锁俄港口、抢加里宁格勒,甚至直捣俄核武库!
这样搞分明就是在俄的底线蹦跶,俄罗斯也曾设想过与北约开战,在1月份,俄罗斯的一份绝密计划曝光,但与北约开打后,他们目标却不是北约老巢,而是先轰中国的两个邻居。
这招够狠,也够意外,俄到底在打什么算盘?想先断北约的亚太命脉,还是另有深意?
俄罗斯的国土横跨欧亚,表面上地大物博,实际上却是个地缘噩梦,西边北约步步紧逼,确实把俄罗斯逼得有点喘不过气。
去年,北约剧搞了个“坚定捍卫者”演习,动用了9万兵力、50艘军舰,从波罗的海到黑海,摆出一副要全面开打的架势。
今年上半年,他们也举行了“坚定飞镖-2025”军事演习,九个北约国家参与,还动用了一万名军人,装备后战机,还有海军舰艇等。
这两次军演的目的,其实都非常的清楚,那就是对俄罗斯进行威慑,
俄罗斯总统助理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北约近两年的演习内容可不简单,模拟占领俄的加里宁格勒州,掐断波罗的海的航运等等。
甚至还推演了对俄核武基地的“预防性打击”,这地可是俄在欧洲的战略前哨,北约这摆明了是冲着俄的命门去的。
更别提英国首相还跳出来,嚷嚷着要用核潜艇和海军舰队给俄点颜色瞧瞧,北约的步步紧逼,让俄感觉像是被摁在墙角,动弹不得。
面对北约的挑衅,俄的应对却出乎所有人意料,按常理,俄应该直接盯着北约的老巢,对着欧洲或美国狠狠还击。
但在今年1月份,英国《金融时报》爆了个大料,他们声称俄罗斯有一份绝密作战计划,目标不是美国,也不是欧洲,而是先拿日本和韩国开刀。
计划里列了160个攻击点,瞄准的都是日韩的军事命脉,比如韩国的釜山港、日本的对马海峡、青森的通信站,这些地方听起来不起眼,但随便一个瘫痪,都能让北约在亚太的部署乱套。
俄军打算用图-160轰炸机挂Kh-101巡航导弹,或者改进型伊斯坎德尔导弹,直接“点穴”,让日韩在开战之初就趴下,那日本和韩国为啥让俄罗斯这么上心?
这两个国家是美国在亚太的桥头堡,韩国有美军的萨德系统,盯着半个西伯利亚,日本横须贺基地停着核动力航母,随时能堵俄太平洋舰队的出路。
釜山港是美军登陆的跳板,对马海峡的监听站能实时追踪俄潜艇,青森的通信站,更是美军导弹预警的神经末梢,日韩不光有美军基地,还有自己的工业底子,能源源不断给北约提供后勤支持。
2022年,日本通过新《国家安全战略》等三份重要文件,都指出他们计划2027年前把防卫预算翻倍到GDP的2%,还加快部署高超音速导弹。
韩国也没闲着,2023年的《国防白皮书》升级了“三轴体系”,号称能对敌方基地实施精准打击,这俩国家早就不是单纯的跟班,而是北约亚太体系的硬骨头。
俄罗斯的逻辑很直接:放着日韩不管,北约就能拿它们当跳板,把战火烧到俄本土;先把日韩打残,北约在亚太就得哑火。
俄罗斯对日本的戒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1904年的日俄战争,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日本打得满地找牙,丢了旅顺和南满铁路。
二战时,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铁路修到离西伯利亚大铁路30公里,吓得斯大林天天盯着远东情报,为了稳住日本,苏联甚至拿东北主权做筹码,签了《苏日中立条约》。
可日本压根没消停,1941年德军兵临莫斯科时,日本就在东北磨刀霍霍,准备配合德国夹击苏联,如果不是中国战场拖住日军,苏联远东早就凉了。
如今的局势像极了当年的翻版,北约东扩的压力,跟二战时德国的威胁如出一辙,或许日本的军事扩张,又让俄罗斯想起关东军的阴魂。
俄军这份计划的核心,就是吸取历史教训,远东不稳,西线再猛也白搭,必须先把日韩的威胁掐灭,才能放手跟北约硬碰硬。
俄罗斯的计划听起来挺唬人,图-160轰炸机可是有4500公里打击范围,Kh-101巡航导弹的高精度,加上伊斯坎德尔导弹的滑翔弹头,确实能让日韩措手不及。
但纸面上的完美,挡不住现实的骨感,乌克兰战场已经把俄军的家底掏得差不多了,每天消耗的炮弹比车臣战争全期还多,兵工厂开足马力也只能满足七成需求。
西方制裁让俄罗斯喘不过气,油气出口被卡脖子,军费捉襟见肘,麻烦的是,日韩的军事升级让俄东线压力倍增。
日本的F-35战机已经超过40架,还试射了射程1000公里的巡航导弹,韩国的“杀伤链系统”砸了百亿美元,号称能直接打到俄远东基地。
加上美国在关岛部署的B-21隐形轰炸机和航母战斗群,俄罗斯的东线几乎被围得水泄不通,计划再周密,没实力支撑也只是空谈。
美日韩三边合作进一步升级,联合军演的频率和规模创下新高,美军在关岛的B-21部署,直接把西太平洋纳入打击范围。
日韩的工业能力和地理位置,让北约在亚太有了源源不断的“兵源”和后勤。
俄罗斯的绝密计划,归根结底是想打断这条补给线,延缓北约的增兵速度,但面对日韩的军事升级和美军的战略威慑,俄罗斯的胜算究竟如何,还不确定。
更何况他们还陷在俄乌战场中,虽然占据优势,但精力和财力也耗不起,就目前看来,俄罗斯应该不会轻易与北约起直接冲突。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