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北站
2025年劳动节,我又回温州了。
我家住温州城北,所以动车坐到温州北站,不但节省时间,也能省点车费。温州北站就是以前的永嘉站,改建后,规模大了几倍,但车次却少了,从宁波去温州北,一天居然只有6列车,而且都在早上,下午车次为零,实在想不通,到底什么原因?
出站后打车,遇到一辆非常罕见的车型—燃油版帕萨特。这年头,网约车几乎都是电动车,就算非电动车,至少也是燃气车,只有极个别情况下,才能遇见燃油车,一般都是老掉牙的A级车。原因很简单,省钱!电动车每公里大约1~2毛钱,燃气车大约3毛,燃油车5~6毛,省下来的就是净利润!
像这样崭新的纯燃油B级车,我最近三年都没有遇见过,可谓是千里挑一的稀罕事,我预感到,今天的司机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上车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此人是一个新手,因为网约车老司机,一般都有手机支架,而且通常不止一部手机。而眼前这位师傅,只有一个手机,斜靠在波箱上,看上去很业余。
温州北站的网约车接客点位于高架桥下方,GPS信号很差,导航没反应,他表情焦虑,不停地移动手机,似乎在找信号。就在此时,车头越来越偏向右前方,离栏杆越来越近,他却浑然不觉,依然埋头看手机。
我一般很少指挥司机开车,因为我本人最讨厌,别人在我开车的时候说三道四。但在这种情况下,我实在忍不住,大声提醒他:小心!小心!
他抬头一看,大惊失色,立刻猛打方向盘,可惜太晚了!咔嚓一声,这辆几乎崭新的帕萨特撞到了栏杆上。
他神色慌张,连忙下车查看,翼子板和轮毂都有划痕。回到车里后,他叹了口气:一个星期白开了!
我马上安慰他:想开点,还好没有撞坏车灯,更没有撞上人。
他稍微放松了一点,接话道:说的也是,平安最重要。
人啊,真是脆弱的东西,在失落的时候,哪怕得到很普通的安慰,感觉也会好很多。
我对温州中年男人的口音非常敏感,一般三句话,就可以知道,对方是否是温州人。但眼前这个师傅,我却很难判断他的口音。
我问:你是哪里人?
他说:河南。
我有点吃惊:你的普通话丝毫没有河南腔,反而有一点很奇怪的温州腔。
他说:我从小就跟父母来温州,在乐清读的中学,所以,口音比较奇怪,既没有河南腔,温州话也不会说,只能听得懂。
原来,他的父母早年来温州打工,赚了一些钱后,就把一儿一女都接到温州读书,二十几年前的温州,各方面都远超河南,一家人准备在温州落地生根。特殊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口音。
他们一家人见证了温州早期的野蛮生长,当时,全国各地的人,犹如潮水一样,涌向温州。他们来得快,退得也快。曾经,温州有一个非常大的河南人社区,如今,很多人已经返回老家。
他职高毕业后就留在温州,进入一家大理石加工厂上班,因为他有这方面技术,收入还不错,十几年前,月薪就有一万多,用他的话说就是,比大学生的工资还高。
工作后不久,他结婚生子。河南人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比较强,他生了两个女儿。但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如果没有男孩,就从此「断后」,在父母亲戚的影响下,几年后,他又生了一个,还好,这次是个男孩。如今,一家五口,三个子女,老婆在家带娃,养家的重任就落在他的肩膀上。
但这几年温州房地产降温,工程量急剧减少,预算也大幅降低,以前用大理石的场合,要么改用瓷砖,要么改用人造石。他们公司的业务量也断崖式下降,员工陆续离开,但他毕竟有技术,公司比较重视,工作还算稳定。
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买了一辆新车,就是眼前这辆帕萨特。万万没想到,买了新车后没几个月,公司无预警倒闭,老板跑路走人。
失业的那一天,他35岁,无奈之下,只能回老家河南谋出路。但他发现,曾经的故乡已经完全陌生,自己根本没办法适应,于是,他又回到温州。
用他的话说,大理石这个行业在温州,算是彻底凉透了。万般无奈之下,开起了网约车。
他说,这台帕萨特不仅油耗高,维护成本也高,他也知道电动车省钱,开燃油车很难赚钱,但手里这台燃油帕萨特,闲着也是赔本,所以进退两难。更让他操心的是营运证,他没有,如果被抓住,就要罚款,据说超过一万,所以,他见到交警就像老鼠看到猫。
刚才在温州北站,他就特别紧张,一方面GPS信号弱,导航没法工作,另一方面,他也担心交警出现。一慌张,就撞上了护栏。
他说,自己现在不到四十岁,知道开网约车没出路,只是临时过渡一下,他在温州报了一个班,学电焊。
他一个河南老乡,原本也在温州打工,后来跟青山集团去了印尼发展,在一个钢铁厂搞管理,那里急需技术工,比如电焊,一个月能赚两三万人民币。这几年,陆陆续续把以前在在温州的河南老乡都带了过去。
听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人到中年学电焊,去东南亚打工,还能月入两万…
无论如何,希望他能如愿,在印尼找到理想的工作,毕竟,河南老家还有四口人等着他的收入呢…
今天就写到这里,祝各位劳动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