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淞沪会战拉开帷幕。次日,中国军队首次打击了日本的军舰。完成这一次攻击的,是中国空军。

8月13日的下午14时,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在南京发出《空军作战命令第一号》,宣布“空军对多年来侵略之敌,有协助我陆军消灭盘踞我上海之敌海陆空军及根据地之任务”。



十二个小时之后,8月14日凌晨2时,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又在南京发出了《空军作战命令第二号》。第二号作战命令首先传达给空军的军令:“本军奉……(二)轰炸向我射击及游弋海面之敌舰”。接着,在给各大队分派任务时,向第五大队下令:“第五大队(欠28队),先集中扬州,携带500磅炸弹于本日午前7时准备完毕,向长江口外敌舰轰炸之,以午前9时到达目标为准,其出发时间、高度、队形、航线,由于大队长丁纪徐定之”。正是这一条命令,促成了上午打击日舰的行动。《空军作战命令第二号》里还做了进一步的指示:“14日开始袭炸后,应迅速准备连续轰炸,至敌舰毁灭为止”。



当天上午的轰炸,载入了中国抗战史的史册:“9时20分,中国空军第三批政击机群——霍克机8架,各携带250公斤炸弹一枚,在第五大队大队长了纪徐率领下,自扬州出发,沿长江至上海,轰炸江口日本军舰。当机群途经南通附近,发现敌驱逐舰一艘,当即俯冲投弹,重伤该舰”。

8月14日这一天,“炸伤敌驱逐舰1艘”是袭击日本舰艇唯一记录在案的战绩:“这一天,中国空军共出动飞机76架次,分9批集中轰炸上海敌军司令部弹药库、登陆码头等重要军事目标,以及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敌舰。炸伤敌驱逐舰1艘,炸死炸伤敌军无数,予敌以沉重打击”。

日本海军驱逐舰在南通附近也遭到了由丁纪徐率领的第五大队第二十四中队的8架新“霍克”战机的袭击。他们从扬州起飞,各机都携带1枚250千克重的炸弹。日军驱逐舰以蛇行机动来躲避轰炸,只有副中队长梁鸿云驾驶的二四一零号战机命中了一艘舰的舰尾。被击中的日舰左舷倾斜40度,但仍试图逃跑,11时35分,由于大雾越来越浓,第二十四中队只好放弃目标返航”。战绩:“14日下令各大队主动出击:……炸沉日1300吨驱逐舰1艘,炸伤其他军舰2艘”。



根据日军的档案记录,8月14日被中国空军轰炸的是驱逐舰“梅”号。该舰1919年3月5日开工,1920年4月17日下水,同年7月20日完工,属于枞级驱逐舰。“梅”号8月12日从上海出发,在吴淞上游的七丫口和通州之间的江面上担任“哨戒”(警戒)任务。这艘舰长83.82米,标准排水量770吨的驱逐舰,其吃水只有2.44米,适宜在沿海和内河作战。此时被调动到长江口,也是发挥“梅”号优势的表现。1937年8月14日,该舰的位置在吴淞上游40海里处。

日军的记录里,8月4日上午11时10分左右,中国空军八机编队出现。“梅”号的武器设置里有3门120毫米口径单装炮和2挺6.5毫米单装机枪,面对中国军队的空袭,日军立即以机枪对空扫射,同时组织舰上水兵持步枪进行防空射击。慌乱中,日舰还以120毫米炮对空进行炮击。据日军记录,中国飞机是以25度的角度俯冲投弹的,日舰120毫米炮的最大仰角超过30度,对中国军机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中国战机冲破重重火力网,连续朝着日舰投弹。11时15分,一枚炸弹落在了后甲板正右侧15米距离处,日军描述为“舰尾至近的距离”。巨响声中落弹的弹片飞溅到机枪台上,正在对空射击的机枪射手、海军二等兵曹黑木昌喜遭弹片击中腹部。弹片击中日舰之后,另有一个受重伤的水兵是电信员、海军一等水兵上田金次郎,落弹的时候,他正在后甲板附近持枪对空射击。一块弹片贯穿了军舰机枪台的防弹板,击中了他的腹部。

中国空军的战机在俯冲的时候,还以机枪朝“梅”号猛烈扫射。120毫米口径单装炮的炮手、海军三等水兵野村传雄(野村传夫)正在操纵大炮,后脑部被中国战机的一发机枪弹击中,当场毙命在炮位上。

空中打击初见成效,但日军的驱逐舰不甘心坐以待毙,开始释放烟幕,11时27分的时候“烟幕展张”。11时35分,中国第二十四中队误以为日舰释放的烟幕是越来越浓的大雾。只好放弃目标返航”。

“梅”号看中国飞机远去之后仍惊魂未定,于11时42分把航速提升到全速、脱离了这一片江面返回了黄浦江。下午14时之后,就在“梅”号下锚停泊的前后,受重伤的黑未昌喜和上田金次郎毙命。连同之前被击毙的野村传雄,此次空袭击毙日军驱逐舰舰上三人。据日军记录,海军一等水兵川崎正志。通译(翻译)矶田卯羊也受了重伤,另有四人轻伤。根据前述统计,日舰合计伤亡为九人。该舰的舰员有一百零七人,伤亡人数只占8.4%。从这一数据来看,因炸弹没有直接击中舰身,造成的损失并不大。



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空军第一次有效打击了日本的军舰。“梅”号的尾舷留下了26个弹片击中的小孔,上甲板以上部位则被97发机枪弹打中,让骄狂的日本海军吃惊不小。

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对日舰的轰炸首开记录,此后至1937年底的轰炸中,中国空军又有几次获取战果。例如:1937年9月6日的晚上,据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日记的记载,其临时作为座舰的“由良”号巡洋舰停泊在上海附近的江面,“遭到敌军飞机的轰炸,有三枚炸弹落于军舰侧翼的海上(约30公斤的炸弹),其碎片炸伤了两名水兵”。1937年9月14日广东虎门海战时,中国空军的轰炸机投下的炸弹落到日军“夕张”号巡洋舰旁边海面,溅起的弹片造成日军水兵受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