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残酷,今年电影市场给我的印象就一个字——惨。
一边是电影院里冷清清、空荡荡的现场,一不小心就包场,一边是音乐节和演唱会现场,人挤人扎堆。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579.54亿元,观众人数超1.76亿人次,而同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425.02亿元,这意味着,去年营业性演出的票房就已经超过了电影市场。
当然,这么比没有意义,因为音乐和电影一样,都属于头部效应集中的行业。中小音乐人的巡演现场和小众电影一样,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两相比较下来,我认为电影项目现在还是比演出会更惨一些,风险也更高。(回顾:)
先来看看备注业内关注的鲍勃·迪伦传记片《摇滚诗人:未知的传奇》(原译名:《无名小辈》)。电影由詹姆斯·曼高德执导、“甜茶”提莫西·查拉梅主演,去年12月25日北美上映,斩获奥斯卡及金球奖、演员工会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奖项的多个提名,可谓一部人物传记类的音乐剧情片佳作。
4月22日在内地正式上映。4月27日,我买了一张电影票进入影院,居然一个人都没有,空荡荡的现场让我有点害怕,只好坐在影院的第一排中间的位置。在开场10分钟后,一位女士进入了影厅,我顿时松了口气,至少不是在包场一个人看。
前一天下午,我买了《孤独摇滚上》的电影票,同样,影厅内只有包括我在内的三个人,现场冷清得吓人。
观影结束后,我在小红书上检索这两部音乐类电影的放映情况,发现刷到的帖子,基本上不是一个人包场就是三五人观影,除了粉丝活动,影厅内无一例外大都是空荡荡的。
我家附近的两家电影院干脆没有《摇滚诗人:未知的传奇》的排片,我是去了相对距离最近的五棵松耀莱成龙影城看的。而且在我次日想二刷的时候,我发现这部电影的放映时间已经从一天三场改到了深夜仅一场。今天再查询,这部电影在北京上映的影院就已只剩下三家。
灯塔数据显示,《摇滚诗人:未知的传奇》,上映12天,票房居然还不到百万元,只有99.3万元。
反观二次元向的《孤独摇滚上》,虽然排片量也很低,多数影院排片在1场、2场或者3场,但因为本身有漫画作品和动画的粉丝基础,即便电影版比较单薄,但吸引了很多粉丝特地组织观影。今日灯塔专业版显示,《孤独摇滚上》上映9天,票房已破1611万元,AI预测总票房在2300万左右。
其他有IP加持的片子票房也不行。
比如,《此心安处》由汤姆.汉克斯《阿甘正传》原班人马打造,上映23天,票房迄今仅有521.9万元。下饭神剧《孤独的美食家-剧场版》是东京电视台的60周年纪念作品,也是《孤独的美食家》十季电视剧和特别版电影的新戏,即便是已经积累了如此大流量的作品,电影票房却依然失败,内地上映迄今,累计票房仅有749.5万。
而遭遇“地狱级惨败”的是这三部电影,《东四十条》上映26天,票房仅有56.9万元;《钢琴搬来搬去》上映8天,票房16.1万元;《钻石照耀钟鼓楼》最惨,上映12天,累计票房却还不到5万。
从今年五一电影档来看,市场明显比去年冷清。
据灯塔专业版,截至5月3日8时58分,2025年五一档(5月1日-5月5日)档期内总票房(含预售)突破4亿,影片《水饺皇后》《猎金·游戏》《幽灵公主》暂列前三名,其中《水饺皇后》票房已破1亿。
按照当前单日2亿左右的票房估算,今年五一档预估很难突破2024年五一档期15.27亿元的成绩。
不过,我觉得最近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在前不久结束的北京电影节期间,居然出现了4部和摇滚乐相关的纪录片,而且你居然还抢不到票。
这四部片子分别为齐柏林飞艇2025年最新纪录片《Becoming Led Zeppelin》、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最新纪录片《One to One:John & Yoko》、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 at Pompeii-MCMLXXII》4K高清修复版以及Talking Heads1983巡演纪录片《Stop Making Sense 别假正经》4K高清修复版。
纪录片于4月18日到27日期间上映,这是北影节创办15年以来,第一次同时展映4部和摇滚乐有关的电影。据观察,这一次展演虽然一票难求,很多人都没有抢到票。但毕竟是属于少数人的狂欢,场次有限、时间集中,才导致抢票难度激增。
而真正要走上大荧幕,因为题材小众、叙事缓慢、缺乏明星效应,文艺片被挤至边缘。影院排片逻辑遵循的“赢家通吃”的效应,小成本的影片只能在深夜场或非黄金时段挣扎求生,甚至短短十日游就会草草下线。
即便是作为鲍勃·迪伦的传记片,影片在北美市场因“甜茶”提莫西·查拉梅的演技、导演詹姆斯·曼高德的艺术水准以及奥斯卡提名光环,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赢。但在中国内地,票房表现却堪称灾难,恐怕引进费都不止这100万元。
想来,国内乐迷大盘比较稳定,但鲍勃·迪伦在国内的知名度偏向于一二线城市的高知群体,不一定愿意进影院,而与之关联的美国反战运动、民权运动等历史事件距离普通观众又很远。影片应该也没有对中国观众做任何本土化营销,比如短视频。如果仅依赖于乐迷口碑传播,在缺乏直接共鸣的背景下,确实很难突破圈层壁垒。
但回忆一下,音乐类电影并非没有号召力,成功案例很多。
譬如,2017年,《爱乐之城LA LA LAND》上映,取得2.79亿元的好成绩,累计分账2.58亿元;2018年,《波西米亚狂想曲》上映,内地票房成绩也超过了9907万元;2023年,《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的内地票房超1亿元。(回顾:)
不管怎么说,如今真是时移事易,令人唏嘘。
以下是最近上映的电影,如果五一假期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看看。
近期电影速览
《摇滚诗人:未知的传奇》
1961年,19岁的鲍勃·迪伦(提莫西·查拉梅饰)从明尼苏达州带着吉他来到纽约格林尼治村,在民谣教父皮特·西格(爱德华·诺顿饰)的引荐下,顺利踏入了纽约的民谣圈。
从翻唱民谣老歌到终于能发行录制自己的原创歌曲,鲍勃·迪伦走过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路,导演将轰动世界的名曲《答案在风中飘荡》前后诞生的过程、以及走红后迪伦的迷茫展现的淋漓尽致。 1965年,在New Port民谣音乐节上,迪伦选择背弃了传统民谣形式,“任性”选择电声乐队的形式演了三首曲,包括他的另一首传世名曲《像一块滚石》。
演出的过程激怒了坚守原声民谣的听众和主办方,却也同样打动了无数在现场跟随节奏跳舞的观众,开创了“民谣摇滚”的先河。这场演出也是电影叙事的核心冲突,导演以舞台灯光骤暗、观众嘘声与电吉他轰鸣的强烈对比,展现了迪伦“背叛民谣”的过程。
影片还展现了迪伦与恋人希维尔(艾丽·范宁饰)的情感纠葛、与琼·贝兹(莫妮卡·巴巴罗饰)的音乐艺术共鸣以及分分合合的情感故事,同时将迪伦的音乐创作嵌入反战运动、民权运动等历史事件中。
饰演鲍勃·迪伦的甜茶(提莫西·查拉梅)为角色苦练吉他、口琴、钢琴,现场自弹自唱40余首迪伦经典曲目,模仿其标志性的沙哑声线与拖沓步态,可以说惟妙惟肖,这个过程你也会看得泪眼湿湿。凭借此片,甜茶获得第97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孤独摇滚上》
《孤独摇滚》最初是一部漫画作品,后制作为12集的动画片,电影是动画版的集结,分为总集篇前篇《电影总集篇孤独摇滚! Re:》和后篇《电影总集篇孤独摇滚! Re:Re:》,讲述了社恐少女后藤独组乐队的故事,本次在内地上映的是前篇作品。
后藤独绰号“小孤独”,是患有严重社交恐惧症的高中一年级生。她极度怕生,习惯独来独往,但在网络世界中,她凭借超凡的吉他技艺以“吉他英雄”的身份收获不少粉丝,但现实中的社交障碍让她长期封闭自我。
一次偶然的机会,后藤独在公园被热情开朗的伊地知虹夏发现并邀请加入其组建的“纽带乐队”,担任主音吉他手。伊地知虹夏是乐队鼓手兼队长,性格阳光温柔,对后藤独关怀备至。
电影后半部分篇幅则展现了四位性格迥异的女孩在成功组建乐队之后,创作原创作品、一起排练、成功在live house舞台演出。乐队女孩们在音乐路上不断克服困难,也逐渐建立起真诚坚实的友情。
《东四十条》
影片由覃牧秋和詹涵淇联合编剧、执导,钱赓、杨凯航和林熙主演,主创班底都是新人,拍摄成本只有20万元,属于“草台班子”,在极省成本情况下,采用自然光拍摄出的一部诚意之作。
春天,东四和十条在胡同里看到了一张重金悬赏的寻鸽启示,从此开启了他们的寻找之旅。
两人在胡同的各个角落,经历了春夏秋冬,感悟了生活的真谛。他们坐在蔓蔓野草上发呆,在河边垂钓、澡堂泡澡,甚至在厕所对面边喝汽水边探讨如何给这些厕所做“大众点评”。他们的闲谈中充满当代文艺青年的奇思妙想,也不无讽刺。
电影拍得十分意识流,展现了他们游离于主流社会价值之外的“卡住”状态,两个人彼此陪伴、找鸽子的过程,也拥有神奇般的治愈力。主创人员和独立音乐人圈子几乎是重合的,雍和宫、后海、鼓楼和东四十条,同时也是独立音乐人的乌托邦。可以去听听活跃于鼓楼的县城青年歌手蒋先贵的歌。
《东四十条》获得了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青年评审荣誉特别表扬奖、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节费穆荣誉评审荣誉,在电影节、影评人和部分年轻人中颇受认可和关注。
《钻石照耀钟鼓楼》
电影主角之一是知名歌手沙宝亮,故事围绕北京女孩赵小鹿的逃婚与家庭纠葛展开。赵小鹿弄丢未婚夫郝帅送的订婚钻戒后,决定逃婚,来到素未谋面的父亲崔达成家暂住。
摇滚老炮儿崔达成发现,只要女儿在家,他的创作瓶颈便烟消云散,因此想方设法拉着赵小鹿陪伴自己。而赵小鹿不想在爱情之后又被亲情绑架,开始“折磨”父亲。在彼此纠缠的故事里,他们都尝到了一些人生的滋味。
《钢琴搬来搬去》
以钢琴和二胡为隐喻,讲述了深圳初代建设者晚年因黄昏恋引发的代际和解故事,聚焦养老困境与家庭责任,展现暮年群体的精神世界。
退休教师崔素娥(方晓莉饰)与网约车司机时建华(任伟饰)因子女撮合相识。崔素娥优雅内敛,时建华直爽朴实,二人性格与文化背景迥异,却因一架钢琴结缘。两家庭因价值观差异产生摩擦,崔素娥与时建华在相处中屡生矛盾,甚至因时建华突发脑血栓而分离。然而,在生死考验与日常摩擦中,双方子女逐渐理解父母情感需求,最终促成家庭和解。
钢琴象征崔素娥的精致与艺术追求,二胡则隐喻时建华的质朴与生活气息。二者在影片中多次交织,暗喻彼此的灵魂从碰撞到融合的过程。
撰文:董露茜
排版:河清 / 审核:容容
阅读往期热文
【音乐版权】 ; ; ; ; ; ; ;
【音乐平台】 ; ; ; ; ;
【现场音乐】 ; ; ; ; ; ;
【音乐营销】 ; ; ; ; ;
【音乐科技】 ;
【音乐财经】 入驻第三方平台
腾讯新闻丨网易财经|36Kr|新浪财经
今日头条 |百度百家| 搜狐
知乎 | 虎嗅网 | 文旅中国|界面
《音乐周报》-《音乐财经》专版
微博(4.7万订阅) | 抖音(18万订阅)|小红书(2000订阅)
官网网站:www.livemusi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