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朵上的霓裳——羌绣

羌族在中国被誉为“云朵上的民族”,而这个古老民族用针线在布料上书写着自己的历史与文化——羌绣,其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针绣艺术。



羌绣是羌文化遗产,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川羌绣在明、清时期最为兴盛。羌族服饰绚丽多彩,衣服上漂亮的图案为手工羌族传统刺绣,是古老羌族人民的艺术结晶,是羌族农村妇女在劳动间隙完成的民间艺术品。

羌绣纹样丰富多样,每一种都有其特殊含义。羊角花纹:象征羌族对羊的崇拜,寓意吉祥;万字纹:代表太阳崇拜,象征永恒;云纹:反映羌族“云朵上的民族”的自我认知;几何纹:模仿山川河流,表达对自然的敬畏。这些纹样不仅美观,更是羌族宇宙观、宗教信仰的视觉表达。通过纹样的组合与变化,羌族妇女讲述着族群的历史记忆与生活智慧。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挑花”技艺——不画底稿,全凭记忆和想象,直接在布料的经纬线上数纱挑绣,形成规整的几何图案。这种技艺对绣娘的空间想象力和计算能力要求极高。羌寨的女孩子自小就学羌绣服饰制作,并代代相传。在明清至民国时期,羌绣服饰是北川羌寨嫁女时新娘的必备品。出嫁时在堂屋内摆上三张通桌,将新娘亲手制作的“挑花刺绣”服饰全部摆在桌上展出(叫摆财礼),供人们参观。



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古老的羌绣技艺正焕发新的生机,非遗传承人培养建立传习所,培养年轻绣娘,将传统纹样与现代服饰结合,开发文创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建立纹样数据库,永久保存。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北川县地方志办公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