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雷的《成都》火了八年

玉林的小酒馆门口依然排着长队

但成都这座城市的文艺浪漫

远不止一首歌的长度


赵雷演唱的《成都》经久不衰 图据文旅成都

演出扎堆

艺术展云集

非遗文化体验多样

这个“五一”假期

成都刷新更丰富的“文艺菜单”

并延续至整个五月

演出扎堆

从顶流声浪到古巷戏梦

成都“五一”假期及整个5月的演出版图已突破民谣的边界。从流行音乐到传统戏曲,从国际经典到在地创新,数十场高规格演出活动将轮番登场。





<左右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陶喆在成都东安湖的四万人合唱掀起音浪狂潮,华晨宇的“火星演唱会”则将同一场地幻化为科幻乌托邦。



非遗博览园的草莓音乐节正在草坪上制造双重狂欢——万青的摇滚音浪与隔壁的糖画熬糖声奇妙共振,观众端着冰粉溜达到马赛克乐队现场,一转身又撞见古琴即兴混搭电子乐的实验舞台。


城厢古城的青砖巷弄里,大学生戏剧展演正打破观演界限——观众与即兴表演者在茶馆门槛擦肩,先锋台词混着盖碗茶的叮当声,古城的肌理成了最野性的舞台。


成都的演出生态恰似沸腾的鸳鸯锅:

清鲜与热辣各自翻滚

却共享同一口文化的锅

展览狂欢

从水墨丹青到数字幻境

在成都看展

眼睛和灵魂都在“过载”




<左右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韩美林在美术馆用350件作品编织“美的森林”,隔壁的《红楼梦数字艺术展》却让清代绘本“活”成动态长卷。


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


锦官入梦·蜀韵红楼——红楼梦数字艺术展

更妙的混搭藏在“熊猫VR展”:800万年前的始熊猫在虚拟丛林与你对视,而羌族刺绣与苗银图腾正在《纹脉绵长》特展里讲述另一种“沉浸式生存”。


《纹脉绵长——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图案》特展


《熊猫的世界》VR体验沉浸展

当徐冰的《天书》在美术馆“挑衅”文字逻辑时,119件古希腊文物正与三星堆青铜器隔空对话。巴黎圣母院的哥特穹顶被解构成45分钟光影史诗,武侯祠的清代宫廷器物却用金丝玉缕诠释“和合致美”。


古希腊:神话·英雄·命运——来自意大利普利亚地区的珍藏


「永恒的巴黎圣母院」沉浸式探索体验


礼蕴天地 和合致美——文物里的东方生活美学展

这座城市的美学逻辑,是让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手稿与杜甫草堂的梅花书画展共享同一片天空。就算在杜甫草堂,也不只有杜甫,还有李白与杜甫的“双子星座”主题展。


「成都首展」毕加索想象力工场


浣溪问梅——杜甫草堂迎春书画展

网友精辟总结

“在成都看展

眼睛吃满汉全席

灵魂涮麻辣火锅。”

非遗文旅

老手艺的青春语法

成都的非遗之旅

是把千年技艺拆解成

可触摸的“通关秘籍”

这个“五一”

这份“非遗玩家手册”

让那些隐匿在城市街巷

与乡村角落的非遗宝藏地图跃然眼前

竹编野趣,可以从鸟笼玩到咖啡杯——

  • 古城鸟笼博物馆(郫都区):从破竹到编织,看匠人如何赋予竹条灵动生命。

  • 道明竹艺村(崇州市):学编竹艺饰品,带走竹编咖啡杯等创意作品。

  • 传世竹编陈列馆(邛崃市):欣赏从生活器皿到艺术摆件的竹编美学演变。




游客带走的不再是廉价纪念品,而是亲手编织的竹编包、定制竹灯等“可传播的文化符号”。

这三站用指尖挑战蜀绣——

  •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青羊区):观匠人现场织锦,体验刺绣技艺,见证丝线幻化艺术。

  • 水隐桑田·绣里(郫都区):在蜀绣主题街区参与手工课,创作专属绣品。

  • 安靖蜀绣公园(郫都区):漫步自然与非遗融合的园林,感受蜀绣文化浸润的生态美学。




蜀绣三站式体验,完成了从技艺展示到情感消费的跃迁。非遗不再困守“保护性传承”的孤岛,而是借场景化消费切入年轻市场。

上茶!茶香暴击必须亲自制作——

  • 白鹿白茶基地(彭州市):采茶、观制茶工艺,见证茶叶蜕变之旅。

  • 青城绿茶园(都江堰):体验手工制茶,感受杀青揉捻间的茶香迸发。

  • 文井江枇杷茶园(崇州市文井江镇):品尝文井江枇杷茶醇厚的口感,阅特殊茶种精妙之处。

  • 成佳茶乡(蒲江县):骑行茶山绿道,品清香,览万亩茶园画卷。





体验“非遗+生态+休闲”产业链的完美闭环,非遗茶旅从单一消费场景升级为持续发酵的城市文化传播节点。

在这座城市,演出、艺术、非遗

与茶馆、火锅自然相融

文艺范儿流淌在大街小巷

城市即舞台 舞台即市场

城市文化生活繁荣的背后

是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

从演出市场来说,今年4月,在四川成都举行的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数据: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收入796.29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7.61%。成都表现如何?2024年1—12月,成都市开展各类演出超2万场,同比增长67.1%,观众达1000万,同比增长52.53%,票房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长39.48%。延展到整个文化行业,成都税务部门的数据则显示:2024年,成都市文化艺术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66%。

更重要的是文化和旅游的融和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激情碰撞,近年来成都在旅游领域大放异彩,频频登上热门旅游城市榜单。“跟着演出游成都”“跟着展览游成都”“跟着非遗游成都”……成为新时尚、新耍法。“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进一步创新大融和,让更多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推陈出新。

当前的成都,正以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瞄准和描绘更加广阔的“诗与远方”的新目标、新图景。

记者:杨燕礼 饶颖

综合文旅成都 、崇州文旅

编辑:侯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