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印巴三国交界处。
【正文】
本文聚焦克什米尔地区。
一、事件:印巴再次因克什米尔地区起冲突
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格姆镇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26人死亡及至少17人受伤,随后印度指责这次袭击是受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装分子所为。4月23日印度宣布一系列针对巴基斯坦的措施(包括暂停执行《印度河河水条约》、关闭印巴之间印度一侧的阿塔里综合检查站等),4月24日巴基斯坦否认印度的指控并宣布一系列对印反制措施(包括关闭领空、暂停与印度的一切贸易等)。
此后直至4月28日,印巴双方军队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多次发生交火,5月1日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沿线火光冲天,印巴军队连续第六晚爆发激烈交火,双方战机在空中形成对峙,巴基斯坦于4月30日称印度将在24-36小时内对巴发动袭击。
二、克什米尔地区的由来(印巴中的交界地带)
本次印巴冲突再次发生在克什米尔地区,故有必要对克什米而地区的情况进行说明。克什米尔地区的重要性因其战略位置和民族宗教构成而起,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便一直是南亚地区最具争议的领土争端地区。
(一)印度、巴基斯坦与中国各控制一部分
地理位置上看,按控制地区划分,克什米尔地区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三个国家。
1、由印度控制的查谟和克什米尔(Jammu and Kashmir)、拉达克(Ladakh)。其中,拉达克与中国接壤,2019年以前查谟和克什米尔是一个享有特殊自治地位的邦,2019年印度通过废除宪法第370条将该地区重组为一个中央直辖区,同时将拉达克从查谟和克什米尔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中央直辖区,以便加强对其的控制和统筹。
2、由巴基斯坦控制的自由克什米尔(Azad Kashmir)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Gilgit-Baltistan),前者为自治地区(由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后者曾被曾为北部地区(2009年更为现名)。
3、由中国控制的阿克赛钦(Aksai Chin)和喀喇昆仑走廊(Trans-Karakoram Tract)。其中,阿克赛钦属于新疆、战略上连接新疆与西藏,后者于1963年由巴基斯坦割让给中国并且为喀喇昆仑公路的必经之地。
(二)克什米尔地区的现状是地缘博弈的结果
历史演变过程来看,克什米尔地区的现状是地缘博弈的结果:
1、克什米尔地区曾分别隶属于莫卧尔帝国(16世纪)、阿富汗杜兰尼帝国(18世纪)和锡克帝国(1819年)。
2、184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阿姆利则条约》将克什米尔转让给古拉布·辛格,由此成立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享有一定自治权,但外交和国防事务由英国控制。
3、1947年,英国结束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印度和巴基斯坦实行分治,查谟和克什米尔因其地理位置和人口构成(多数为穆斯林、而王公哈里·辛格为印度教徒)而成为争议点。这次分治不仅仅是两个国家的独立形成,还涉及到宗教分歧(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以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为主)以及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和人口迁移,而“克什米尔地区”也由此成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恩怨的核心。
4、1947年10月,巴基斯坦支持的部落武装入侵克什米尔,土邦王公哈里·辛格请求印度援助,并签署《加入书》,将克什米尔并入印度,随后于1948年印巴第一次战争爆发,1949年双方在联合国调解下达成停火协议,克什米尔被划分为印度控制区(查谟和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控制区(自由克什米尔及北部地区),停火线成为实际控制线。
5、1962年中印战争的结果使得中国控制了阿克赛钦地区,1963年巴基斯坦通过《中巴边界协定》将“喀喇昆仑走廊”割让给中国以换取中国对其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支持。
6、1965年与1971年第二次、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不过克什米尔地区的现状未发生变化,而原东巴基斯坦(现为孟加拉国)正是在第三次印度战争中从巴基斯坦独立出来。1989年,克什米尔地区爆发大规模武装叛乱,分离主义分子要求独立或加入巴基斯坦,印度政府派兵镇压,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
7、2019年,印度政府废除宪法第370条,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特殊地区,将其重组为两个中央直辖区,即查谟和克什米尔和拉达克,引发巴基斯坦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三、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度、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地缘战略价值
克什米尔地区(意为“水源丰富的土地”)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横跨喜马拉雅山肪和喀喇昆仑山脉,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多高山、河流和肥沃的谷地),对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具体体现在,
(一)对印度而言,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印度北部,是连接中亚和南亚的战略要地,对其能源案例和贸易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其与印度、中国的缓冲地带。
对巴基斯坦而言,克什米尔地区是其通过中国和中亚的陆路通道,且中巴经济走廊(CPEC)途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是连接中国新疆和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重要通道,也是其抵御印度军事威胁的关键京义线,克什米尔地区的山地地形为巴基斯坦提供了战略纵深。
对中国而言,克什米尔地区位于中国西部,是连接中国与南亚及中东的战略要地,为中国提供通往了印度洋的陆路通道,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和贸易意义重大。同时,克什米尔地区与中国新疆、西藏相连,对西部边境安全至关重要。
(二)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发源地,为印度北部和东部提供大量水资源,而印度河及其支流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水源(巴基斯坦的帝遮普省和信德省高度依赖印度河水系),同时克什米尔还是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
(三)克什米尔地区的居民以穆斯林为主,与巴基斯坦的宗教和文化背景相似。同时,克什米尔地区为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巴经济走廊为中国从中东进口能源提供了陆路通道,有助于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显然,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地缘战略价值较高,故其归属问题涉及到三个国家的战略利益,一直是南亚地区的热点。
四、结语
(一)印度和巴基斯坦曾因克什米尔地区爆发多次冲突,此次冲突相当于是两国历史领土争端和世仇的一次延续,不过印度此次姿态较以前明显更为强硬。
(二)从美国国务院卢比奥的表态来看,美国此次是站在印度一方的,而中国则是站在巴基斯坦一方,故这次冲突的背后可能并不简单。
冷战时期,印度奉行“不结盟运动”的政策,保持中立(实际上与苏联关系更为密切);巴基斯坦则选择与美国结盟并作为美国在南亚地区的重要伙伴。冷战结束后,中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建立了深厚友谊,中国在印巴关系紧张时给予巴基斯坦大量支持,使得巴美之间的关系有所疏远,现在新的博弈环境下克什米尔地区被赋予新的地缘价值。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均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本公众号对所载原创内容保留一切权利,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本公众号所载的任何原创内容。如征得本公众号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梧桐樹智庫》,且不得对相关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