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有没有被身边的亲人辜负过?

我想,很多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

在家庭当中,越是心甘情愿付出的人,越是容易被辜负,连被体谅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你是女人,整天为了家庭付出,而没有收获,那你就会抱怨,我已经辛辛苦苦付出一切了,为什么老公、公婆,还是不体谅我呢?

如果你是男人,整天为了赚钱拼命,而没有收获,那你就会埋怨,我已经特别努力了,为什么老婆、岳父岳母,还是认为我窝囊呢?

你会发现,不论是女人,还是男人,只要他们心甘情愿付出了,那他们被人辜负、伤害的概率,就会特别大。



02

一个残酷的现实:爱哭的孩子有糖吃,太乖的孩子没糖吃。

一个孩子,动不动就哭闹,大人为了安慰他,就会给他糖吃。哪怕不给他糖吃,也会以其他的方式安慰他。

反之,一个孩子,永远都乖巧,没有任何的哭闹,大人就会觉得,他不需要糖,也不需要安慰。慢慢地,这个孩子就被忽视了。

到头来,爱哭的孩子有所获益,而乖巧的孩子没有获益。

这个时候,肯定有人会抱怨,为什么会如此不公平?其实,这并非不公平,而是人性使然。

你提出要求,别人也知道你的要求,自然就会各种安慰,对你有所重视。

你不提出要求,别人就会认为你没有要求,自然就没有安慰,也没有任何的重视。

这说明了什么?

再善良、乖巧的人,也都要给自己,加点锋芒。



03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场博弈。

鲁迅先生提出过一个“拆屋效应”。

原文是这样说的:

“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你想打开窗户,但你不说,别人也不知道,所以别人不允许你打开窗户。

你想打开窗户,但你实话实说,别人就会跟你漫天要价,你也很难打开窗户。

你想打开窗户,但你主张拆掉房屋,别人就会跟你妥协,从而允许你打开窗户。

这说明了什么?人与人之间,就是一场博弈。

亲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你想被人尊重、体谅、珍惜,那你就需要提出一定的条件、意见,让别人不敢忽视你。

如此,你也就被身边人重视了。



04

家庭中有一种人,再怎么真心付出,也都会被亲人辜负。

什么样的人,会被亲人辜负呢?

毫无疑问,是性格懦弱、退缩、不敢提出意见、总是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乖孩子。

你太乖了,别人就会欺负你;你太好了,别人就会套路你;你太顺从了,别人就会伤害你。

过分委曲求全,在别人看来,这就是妥妥的软柿子。谁不喜欢拿捏软柿子呢?

过分逆来顺受,在别人看来,这就是妥妥的拳击沙包。不打两下,都对不起他。

过分乖巧,动不动就为了别人着想,这就是妥妥的干电池。谁都喜欢压榨干电池。

不是付出有错,而是缺乏锋芒、尖刺的付出,容易被人看扁、拿捏、欺负。

所以说啊,再怎么付出,也要有自己的底线。坚守了底线,别人才不敢欺负你。



05

写到最后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换来别人的尊重。

有可能,你的付出,不仅换不来外人的尊重,还换不来亲人的尊重。

不是他们太坏,而是你太好了。人性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慕强,欺软怕硬。你越是强大,别人越是尊重你。你越是弱小,别人越是欺负你。

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巨大的修罗场,那家庭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修罗场。

可不论是巨大的修罗场,还是缩小版的修罗场,本质都是一样的,欺软怕硬,实力至上。

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别人就敢坏到肆无忌惮。要给自己的善良、付出,加点锋芒。

文/舒山有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