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也来的太快了,美国刚和乌克兰签订完矿产协议,美国国务院就放出风来,说鲁比奥可能去俄罗斯参加5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式。
美乌协议通过50:50股权结构绑定乌克兰战略矿产开发权(如扎波罗热稀土矿储量占全球探明储量的8%),同时以“防空系统援助”条款延续对俄军事压力。
协议明确将乌克兰锂矿(已探明230万吨)纳入美国新能源产业链,填补特斯拉等企业40%的锂需求缺口,削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怎么说呢?美国刚把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弄到手,特朗普团队就急于缓和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美国此举主要还是想拆分中俄在能源领域里的同盟关系。
怎么说呢?选择5月9日(俄罗斯纪念对德战争胜利日)而非5月8日(西方纪念日)进行外交接触,既避免刺激欧洲盟友,又向俄传递“承认其历史叙事”的信号。若鲁比奥出席,可能仿效2005年小布什向无名烈士墓献花,软化俄罗斯对美“新冷战”的认知。
俄罗斯那边早就做足了准备。俄军近期加强对扎波罗热矿区的导弹袭击,既是破坏美乌合作,也为未来谈判积累筹码。若鲁比奥最终缺席阅兵,俄可能启动《资源保护法》,宣布顿巴斯矿产为“俄联邦不可分割资产”。
根据《重建投资基金协议》,美国以零关税准入、技术转让为诱饵,获取乌克兰90%战略矿产开发权,同时将30%收益用于偿还美元债务,形成“资源抵押-军援循环”。最新批准的5000万美元军售(含F-16维护、GPS制导模块),实质是将武器输送与资源开采权挂钩,确保美国企业深度介入战后重建。
乌克兰在获得美国新军援后,并没有释放出和平的信号,相反在欧洲的怂恿下,还有继续和俄罗斯战斗的可能性。这一点,从此前泽连斯基在互联网上的发言得到证实。
乌克兰也想和俄罗斯合谈,但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关键性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比如说领土问题。
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万斯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时说:“我们有和平提案,我们打算在未来100天内展开艰巨的工作,以便让双方坐到谈判桌前。”
万斯还说,需要努力使莫斯科和基辅的立场更加接近,因为“俄罗斯人想要的和乌克兰人想要的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既然美国说要继续推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和平谈判,那为什么又要继续给乌克兰输送价值5000万美元的军援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新军援使乌克兰在谈判中保持“抵抗底气”,避免过早妥协。美国通过释放“和谈”信号,试探俄罗斯底线。若俄方拒绝,可借机塑造其“好战”形象;若接受,则通过军援延缓进程,为后续博弈争取时间。
当然了,其实美国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能让乌克兰和俄罗斯达成和平,美国也是能接受的。如果说不能推动乌俄和平,那么美国也可以做给国内看,大家要知道的是,美国2026年的中期选举临近。
美国的双重策略暴露其霸权衰落的困境:既要通过军援维系全球领导地位,又试图用资源掠夺填补国内赤字;既需要制造危机维持军工利益,又不得不应对民众反战压力。这种撕裂状态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将持续激化。
总的来说,美国在俄罗斯和乌克兰面前始终扮演一个老好人的形象。在这场所谓的乌俄和谈中,乌克兰始终没有话语权,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被西方给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