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 知古通今|周二 · 牧夫专栏
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 · 观测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测|周六 · 茶余星话|周日 · 视频天象
原作:Mark Thompson
翻译:吕梓欣
校译:王忠伟
编排:刘斯媛
后台:朱宸宇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articles/is-this-the-first-hint-of-planet-nine
遥远太阳轨道上第九行星的艺术构想图。
图源: Tom Ruen
太阳系由恒星太阳,以及受其引力影响而与之相连的天体组成。其中包括八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类似冥王星的矮行星、数十颗卫星、数百万颗小行星和彗星。这些行星以太阳为中心,沿着椭圆形轨道绕行,其中最靠近中心的四颗是岩质类地行星,剩下四颗是比地球体积大数倍的气态巨行星和冰巨行星。
太阳系的艺术构想图。
图源:Cacti Staccing Crane
我们热衷于在太阳系中寻找更多的行星,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有力的候选。由于冥王星一度被列为第九行星,因此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X行星。在2006年冥王星被降级后,天文学家巴蒂金(Batygin)和布朗(Brown)于2016年首次提出了第九行星的假设。几个海王星外天体存在不同寻常的轨道聚集现象,这表明它们受到了一个巨大的、不可见的行星体影响。然而,尽管科学家们利用强大的望远镜对其进行了广泛的搜寻,依旧无法直接观测到它的存在,因此第九行星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
在一项由藩玉龙领导并发表在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利用两个远红外巡天系统IRAS和AKARI搜索第九行星的候选者。这两个远红外巡天系统时间间隔23年,可以探测到第九行星的预期轨道运动(~3′ /年)。研究中使用了AKARI远红外月度未确认源表(AKARI-MUSL),它比标准的AKARI亮源表更适合用于识别暗淡且移动的天体。研究人员根据假设的质量、距离和温度对第九行星的预期通量和运动进行估算,然后利用估算结果匹配IRAS和AKARI之间的源。他们一共确定了13对候选天体,它们的角间距对应日心距离为500-700天文单位,质量为7-17地球质量。
喷气推进实验室太空模拟器中的红外天文卫星。
图源:美国宇航局
经过严格的分析和筛选,包括对图像进行人工检查,研究团队确定了一对有力的候选天体。它们的IRAS和AKARI源显示出预期的角间距(42′–69.6′)并且处于不同的位置。AKARI探测概率图证实了候选天体与一个缓慢移动的天体存在一致性,它们在某天探测到了两次,但六个月前并没有探测到。然而,仅靠IRAS和AKARI数据并不足以确定精确的移动轨道,因此研究团队利用DECam进行了后续的观测。DECam可以在曝光一个小时内检测到暗淡且移动的天体,适合用来锁定候选天体并确定其精确的轨道,同时也有助于了解太阳系的演化和结构。
应用先进的探测技术,辅以细致的分析,探寻第九行星的过程不断地突破天文发现的界限。虽然候选天体的发现是一个喜人的进展,但最终的确认还需要进一步的观测和整个天文学界的持续合作。如果第九行星得到了最终的确认,它将会极大地补充我们对太阳系的理解。
责任编辑:DAIKIN
牧夫新媒体编辑部
『天文湿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众号:astronomycn
土星环消失之谜
图片来源:NASA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