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电动汽车行业的表现显得愈发鹤立鸡群了。

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29%,延续了近几年来的强劲增长态势。

不过,在大盘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特斯拉的销量同比下降了13%。如此拉胯,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马斯克给电动汽车行业贡献过不少基于物理学原理出发的第一性原理。

比如,以成品价格和原材料成本的比值作为“白痴指数”,通过要素拆解核算系统成本并识别成本优化的机会。

再比如,以摄像头+深度神经网络模仿人眼和大脑,实现自动驾驶。

在商业运营上,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大概是以简单统一的配置控制整车成本,以特立独行的风格铸就的个人光环抬高产品售价,一增一减之间,尽显割韭菜的优雅。

立志在商业上学习特斯拉的理想汽车,其套娃车型战略效法的就是通过尽量统一的配置降低成本的路子。


作为行走的第一性原理代言人,马斯克执掌的特斯拉不推出新车型恰是应有之义。

只有将车型的生命周期尽量拉长,才有可能将成本的控制做到极致,在大漂亮效率部扛着四十米的大砍刀裁员降本省钱省上瘾的马斯克,是不会放弃这种似真似假的第一性原理的。

其结果就是,虽然依然有很多做足了心理功课的死忠粉继续选择特斯拉,但它那多年不变的车型带来的沧桑感,已经压不住广大轻量级马粉和特粉在面对蔚小理华米新车型时产生的冲动了。


抛开2024年度全球最畅销车型Model Y参数图片)不提,特斯拉的另一款主力车型Model 3在中国本土市场已经被小米SU7事实性地打败了。

对于20万+市场纯电销冠小米SU7,理想汽车德国籍设计总监本鲍姆给出过高度的评价,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米SU7的出现让保时捷只剩下了品牌价值,而不再有产品价值!


感受到压力的不只是保时捷,特斯拉Model 3用户在面对性能更强、价格更低、外观更漂亮的小米SU7时,也难免内心泛起嘀咕,花更少的钱,买更新更酷的车,是不是更加符合偶像的第一性原理?


至于Model Y,一方面这款老旧车型的销量在各路伪杀手的进攻下渐渐乏力,另一方面,它马上就要迎来真正的杀手YU 7,距离它被挑落马下也为时不远了。

即便是被洗脑洗得最严重的特斯拉死忠粉和马斯克的铁粉也承认,特斯拉的车型确实很老旧,但是他们绝对不会承认特斯拉的技术已经落后了。

哪儿就落后了呢?单说辅助驾驶,博世中国智驾负责人刚刚说过特斯拉FSD断代式领先国内友商一到两年,地平线掌门人余凯博士也刚刚说过特斯拉FSD是全球量产最强。

其它方面,CTC技术、一体化压铸、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软件定义汽车和OTA、扭矩矢量控制、九通阀热管理,哪一项在三年前不是“遥遥领先”?


的确,几年前的特斯拉确实很生猛,但好汉不提当年勇。

九品芝麻官无法拿明朝的尚方宝剑斩清朝的官,在智能电动汽车日新月异的大时代里评论技术的先进性时也不能刻舟求剑。


先说三电技术。友商们早在两年前都开始逐渐过渡到了八百伏电压平台,死抠死抠的特斯拉还停留在四百伏电压平台上面。

在充电速度上,比亚迪、吉利、华为都在推行兆瓦超充,但是特斯拉第四代超充技术还停留在350千瓦的水平上。

再说电机,国内友商在电机最高转速上你追我赶,两万转已经成了一个入门及格线,而特斯拉搭载在其最高端车型Model S Plaid上面的电驱最高转速也不过堪堪两万转。


再说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座舱大模型是AI时代数字座舱系统的核心竞争力,马斯克虽然通过旗下的xAI公司训练了可以进入全球Top 5的大模型Grok 3,但是,本土有更强的DeepSeek R1。

在智能底盘上面,本土车企在扭矩矢量控制技术上已经追平特斯拉,在多模态端云协同感知、横纵垂协同控制上,特斯拉的落后劣势正在被进一步拉大。


当然,特斯拉也不是没有亮点。在辅助驾驶方面,特斯拉在探索辅助驾驶技术路线方面发挥的杰出贡献是不容抹杀的。

任何一个诚实、正直、不说假话的人都会承认特斯拉的车型老旧了,技术也慢慢落后了。

但是,特斯拉的实力明明摆在这里,它为什么表现出不想努力了的样子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喜新厌旧的马斯克觉得电动汽车这个业务不再那么性感了,特斯拉的主要发力点已经转向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这才是AI时代最激动人心的两个方向。


在辅助驾驶这个赛道上,特斯拉的主要精力是力争早日实现无人自动驾驶,开启这个木头姐口中能将特斯拉市值推高到五万亿美金的增长极。

从市值回报来看,实现无人自动驾驶并将FSD授权给一些不想努力了的欧美系车企,当然比苦哈哈地卖车更有意义。


在人形机器人的赛道上,特斯拉下了大力气,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甚至在美国本土市场展现出一骑绝尘的领先优势,这个业务不仅顺应未来人类社会人口下降的大趋势,也将为特斯拉开辟第三增长曲线,理应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及问答直播会中,马斯克以既谦卑又无奈的口吻谈到正在申请受到中美贸易战冲击的稀土材料的进口许可。

这一方面说明特斯拉两年前号称要实现的零稀土电机至今尚未实现,另一方面表明,稀土是特斯拉重中之重的人形机器人中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决定着擎天柱今年能不能顺利量产,是否可以正式上岗去做电池分拣。


再说回到电动汽车业务上。

特斯拉之所以展现出不想努力的模样,或许是觉得和中国本土那些如狼似虎的电动车企竞争太费力了。

即便如之前计划所言推出2.5万美金的廉价版Model Q,在中国市场上对应的价格是18万左右,这样的产品在同样18万左右的小鹏P7+面前没有丝毫胜算。

特斯拉销量的下滑与一字并肩王从政和贸易战都没有太大的关联,主要原因在于产品老旧、技术落后、马斯克主要精力转向物理AI。

从这三方面来看,特斯拉已经退出了与比亚迪之间的新能源王者争夺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