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航空学家网站5月2日报道,在“肩并肩”-2025中的“击沉演习”(SINKEX)环节中,美国、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等,联合击沉了菲律宾海军退役作为靶舰的一艘护卫舰“米格尔·马尔瓦尔” 号(BRP Miguel Malvar)。
这艘吨位不足1000吨的轻型护卫舰,是二战时期美国海军PCE(R)-848级舷号852的“布拉特尔伯勒”号救援巡逻护航舰。1944年5月26日,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正式装备服役;1976年4月5日,被菲律宾海军购买并重新命名为 “Miguel Malvar”(PS-19)。
据悉,来自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23战斗机攻击中队(VMFA-323)的F/A-18C/D“大黄蜂”战斗机,菲律宾武装部队、日本海上自卫队和澳大利亚国防军的多个平台整合在一起,同时感知和一起发起攻击,联手将这艘二战时期的老旧退役舰只击沉在海上。
另据菲律宾官方媒体报道,来自日本本州岛东北部的三泽市美国空军第14战斗机中队的F-16“战隼”战斗机也被拍摄到相关的影像资料,使用2000磅的GBU-31型JDAM精确制导炸弹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A-18C/D“大黄蜂”战斗机一起参与了击沉靶舰的演习。
美国海军第3陆战队滨海团(MLR)部署到位于菲律宾和中国台湾省之间吕宋海峡的巴丹岛的海军陆战队远征舰拦截系统(NMESIS),作为一个陆基机动反舰导弹平台,发射了由挪威康斯伯格生产的许可制造的海军打击导弹(NSM),也参与了对设置在海上的靶舰的击沉演习。
澳大利亚国防军的一架E-7 “楔尾”预警机,引导了包括菲律宾空军FA-50轻型战斗机等,对“米格尔·马尔瓦尔” 号护卫舰实施了海上攻击。
航空学家网站在5月2日的报道中,并未指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何种作战平台参与“肩并肩”-2025中的“击沉演习”环节中。据媒体公开披露的信息,日本海上自卫队派出了“最上”級护卫舰 “能代” 号(FFM-3)和SH-60K“海鹰”舰载直升机参加演习的海事部分。
目前,美菲 “肩并肩”-2025联合军演的 “击沉演习”(SINKEX)环节,并没有明确对外公开报道具体是在菲律宾海还是在南海海域进行。
稍有地缘政治博弈和军事知识中国网友,能够研判美菲等演习击沉靶舰的演习海域,十之八九就是吕宋岛北部附近海域、巴士海峡或者南海争议海域等相关区域进行。
判断依据一是此次军演的区域涉及菲律宾北部、西部,覆盖吕宋岛北部、巴丹群岛至巴士海峡,剑指中菲在南海有争议的海域。二是美军在吕宋岛北部和巴丹群岛部署了海军陆战队远征舰拦截系统(NMESIS),包括此前美军的“堤风”中导系统,也部署在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
三是美菲 “肩并肩” 2023联合军事演习的击沉环节,就演练了美菲在战时联手封锁巴士海峡。美菲动用F-35B联合攻击/战斗机、M142“海马斯”火箭炮等,击沉了作为靶舰的菲律宾海军退役的“邦加西南” 号轻型护卫舰(PS-31),这是艘二战时期美国海军的PCE-842级巡逻护航舰。
美菲在“肩并肩”-2025中的“击沉演习”环节中,似美菲 “肩并肩” 2023联合军事演习的历史重演,都击沉了作为靶舰的菲律宾海军退役的二战时期的老旧护卫舰。也因此且今年美菲等对海上目标的打击,也极有可能是在巴士海峡进行。
若本文作者研判无误,美菲伙同日澳等国,联手将二战时期退役的“米格尔·马尔瓦尔”号护卫舰当作靶舰击沉。此举,就是一种公然的武力展示,有很强的挑衅意味,对外发出的信号非同寻常。
美菲等击沉靶舰的演习,如果是在中国台湾省与菲律宾北部巴丹群岛之间的巴士海峡举行,将使南海原本就存在的一些矛盾和争议进一步激化,增加了军事对峙乃至擦枪走火的潜在风险。
对海打击和击沉靶舰,这种极具攻击性的演习,会破坏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氛围,进而导致地区安全局势的不确定。对大国的刺激是毋庸置疑的,会担忧美菲等加紧勾连,使南海问题进一步国际化和复杂化,不利于南海的稳定与和平。
对此,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发言人,均已发表了严正声明,谴责美菲军演破坏地区和平稳定,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要求美菲停止在南海的挑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