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消息,近日,两国总统乘机抵达北京。4月22日晚,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乘飞机抵达北京。应中国国家领导人邀请,阿利耶夫于4月22日至2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此外,就在同一天晚上,肯尼亚共和国总统威廉·鲁托乘飞机抵达北京。应中国国家领导人邀请,鲁托于4月22日至2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中国外交圈在不断扩大,中国用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证明,与其搞零和博弈,不如携手发展。中国这种务实态度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美国面对各国排队访华的景象,让孤立无援的美国倍感焦虑。当今国际局势风云变化,美国想要经济称霸的野心昭然若揭,但中国一直坚持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赢得了各国对中国外交理念的认可。中国和阿塞拜疆两国已经建交33年来,双方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合作,有着深厚的友谊和信任。



肯尼亚总统(资料图)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改变口风,声称美国同中方进行关税谈判时不会采取“强硬态度”,对华145%关税“将大幅下降”。当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向投资者承认,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预计对华关税战“将在短时间内缓和”。国际媒体普遍认为,这是白宫试图为其发动的关税战“降温”,因为关税战已导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被大幅下调,并使金融市场面临陷入巨大动荡的危险境地。美方软化态度,更关键的原因是美国随心所欲向各国滥施关税,损害了各国正当权益。

外界注意到,就在特朗普松口要下调对华关税当天,代表美国汽车行业的六大组织联合致信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美国商务部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和美国贸易代表大使杰米森·格里尔,游说特朗普政府不要征收将于5月3日生效的25%汽车零部件关税,称“可能会危及美国汽车生产”。信中指出,美国许多汽车供应商已经“陷入困境”,无力承担额外的成本上涨,从而导致停工、停产等一系列严峻问题。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在此时宣称将“大幅下调”对华关税,除了美国经济承压外,中期选举的政治考量也是重要因素。专家分析表示,特朗普需要考虑中期选举中选民的态度。持续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特朗普及其所在共和党的执政根基产生不利影响,动摇其选民基础。如果因为关税问题导致美国民众生活成本上升、经济发展受阻,选民可能会在中期选举中对共和党投下反对票。从近期的民意调查结果来看,特朗普的支持率不容乐观。

特朗普精心设计的关税“对半砍”,本质上只是数字游戏罢了。他手中玩弄的关税筹码,似乎是在用数学魔法表演一种虚假的慷慨。中国需要的是对等取消关税,而不是象征性的调整。否则,美方的每一次关税变动,都意味着对贸易筹码效力的认可——这才是中国根本无法接受的。值得一提的是,白宫方面对相关消息则是矢口否认,称任何关于关税的报道都是“猜测”,除非直接来源于特朗普本人口中。而当被问及何时降低对华关税,特朗普只是话锋一转,将责任推给中国。



美国抗议民众(资料图)

特朗普的求和言论仍然停留在表面,根本没拿出什么实在性的诚意,这对解决中美关税问题是不利的。但中国并不着急和美国达成和解,毕竟亚欧非的深度合作对我们更加有吸引力。不过如果特朗普再拿不出诚意,相信美国各行业和官员应该会接着催促他,直到关税政策的改变。而对美国的表态,发言人郭嘉昆做出了理性回应,美国要是想谈话就需要先停止讹诈,希望特朗普能明白这点。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还没有正式上台之前,就曾公开对外表示,希望在他重返白宫后的100天内将中国作为自己的首访国家。为此,他还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中美联手合作,可以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这种表态很明显就是有意向中国释放合作信号,而他口中的“合作”,其中就包括调停俄乌冲突等。但现在的情况是,他的“百日访华”计划明显已经破产了,他口中的“中美联手合作”明显是实现不了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