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称,巴基斯坦和印度已经连续4天交火,双方争端在不断升级,巴方称,他们已经做出了一些战略决策。

印度的野心一直很大,此次也是在没有查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对巴基斯坦出手,但目前来看,莫迪这次失策了,印度至少遭遇了三重挫败:中国明确表态力挺巴铁,俄罗斯意外介入,巴方更以邀请国际调查的冷静应对打破印方预设剧本。

从目前情况看,巴基斯坦显然是被迫应战,那么,印度究竟想不想打这场仗?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博弈?

先看巴基斯坦的立场。这个国家现在最迫切的任务是搞经济建设,打仗完全不符合其根本利益。但面对印度的军事压力,巴方没有退路。国家安全和主权问题不容妥协,一旦遭受入侵,巴基斯坦必然拼死抵抗。这种反应不单是为了维护领土完整,更关乎国家存亡。所以巴方的态度很明确:不打第一枪,但绝不做软柿子。

印度方面的情况则比较复杂。按理说,莫迪政府也不愿轻易开战。就在边境冲突爆发前,莫迪还在访问沙特的路上。沙特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盟友,印度领导人此时出访,显然更想谈能源合作而非备战。从经济利益考量,与巴基斯坦开战对印度没有实质好处。但问题在于,有些外部势力正试图搅浑水。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是这场危机背后的推手。华盛顿的算盘很清晰:通过激化印巴矛盾,在中国周边制造动荡。这种套路美国玩得很熟练,当年在朝鲜半岛、中南半岛都是这么操作的。现在轮到南亚了,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牵制中国发展。所以当前最关键的,是防止印巴真的打起来。

那么印度到底会不会铤而走险?

理性分析的话,莫迪政府应该不至于如此愚蠢。首先,和巴基斯坦开战捞不到实际好处;特朗普时代的美国根本不会给印度实质支持。

但国际局势充满变数,今年更是不太平。虽然概率不高,但不能完全排除印度决策层出现误判的可能。对中国而言,必须做好最坏打算。

王毅外长在在与巴方通话时明确表态:中国支持巴基斯坦的反恐努力,支持巴方维护国家主权,呼吁双方保持克制。这相当于给印度划了红线,如果印度敢对巴基斯坦动武,中国绝不会坐视不理。

值得强调的是,中国不会直接介入,更不会对印度出手,通过支持巴基斯坦就足以维护地区稳定。中国也一直在呼吁印巴双方冷静,千万不要着了别人的道。

中俄副外长最近在莫斯科专门举行反恐安全磋商,双方达成共识要加强反恐合作,维护地区稳定。虽然没直接提克什米尔,但"中国周边"这个表述已经说明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晤是俄罗斯主动发起的,俄方随后还会见了巴基斯坦驻俄大使,公开呼吁印巴克制。这些动作表明,俄罗斯也想参与调查克什米尔事件。



目前巴基斯坦已经邀请国际调查,联合国尚未就克什米尔最新冲突表态,美国等西方国家也保持相对沉默。但是如果印度继续升级行动,可能会迫使更多国家介入。

那么,如果按照最坏的结果,印巴大打出手,印度和巴基斯坦那个更占上风?

我们来看看双方军事实力对比。

这几天,网上有一段疯传的视频,巴基斯坦陆军数十辆“中式重炮”SH-15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正紧急开赴克什米尔前线。

巴基斯坦2019年以单价216万美元引进的236门SH-15,如今已成为制衡印度炮兵的王牌。这种搭载在六轮卡车上的155毫米重炮,从行军到开火只需两分钟,54公里的标准射程配合北斗制导系统,能在印军K9火炮尚未进入阵地时就实施精确打击。更关键的是,这种25吨重的机动平台特别适合克什米尔山区,相比印度重达47吨的K9自行火炮,SH-15就像高原上的轻骑兵,打完就能迅速转移。



印度军队目前最先进的M777和K9火炮在SH-15面前暴露出明显短板。美制M777虽然能用直升机吊运,但手动装填模式导致射速仅有SH-15的三分之一;韩制K9的履带底盘在山区机动性差,其42公里射程更比SH-15短了12公里。这种代差在实战中意味着,巴基斯坦炮兵可以在绝对安全距离外,用激光制导炮弹对印军固定阵地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巴军方测试数据显示,SH-15发射智能弹药的首发命中率超过90%,3000发的炮管寿命更是比国际同类产品高出50%。

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不满足于单纯武器进口,正在本土建设SH-15生产线。这种"引进+国产"的模式一旦成型,将彻底改变南亚军力平衡。相比印度至今依赖多国采购的混乱后勤体系(俄制坦克、美制火炮、以色列导弹),巴军通过成体系引进中国装备,正在形成"卡车炮+无人机+数据链"的现代化作战网络。

再来看看空军,印度空军最近将EMB-145I预警机部署到克什米尔前线,而巴基斯坦则同步将搭载霹雳-15E导弹的"枭龙"Block3战机投入战备值班。



印度的战机全都是来自俄罗斯、法国、以色列等等国家,这也导致,印军无法完全发挥出这些战机的真正实力。

歼-10CE的列装数量虽不及巴空军原有的70余架F-16,但其背后完整的作战体系才是真正价值所在。经过中国升级的ZDK-03预警机和DA-20电子战机,和"枭龙"Block3、歼-10CE构建起纯中式作战网络。这套系统能实现预警机发现目标、"枭龙"发射霹雳-15E、歼-10CE实施中段引导的杀伤链闭合。相比之下,印度预警机与苏-30MKI的配合还停留在"你发现、我出击"的初级阶段,完全不具备动态协同能力。

印度现在的窘境恰恰说明:不是自己进步太慢,而是对手发展太快。要真打起来,咱们还真不用担心巴基斯坦,倒是莫迪得担心一下,印度在冲动之下会损失多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