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吱咯吱”,两头扭角羚悠闲地头对头吃着草;“哗啦哗啦”,一只藏酋猴蹲在树上晃着树枝,抓耳挠腮……这里是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中国首批五个国家公园之一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就坐落于此。





5月1日清晨,当城市还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青川县公安局唐家河派出所所长陈冠宇已带着巡护队穿行在雾气缭绕的原始林间。


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陈冠宇和父亲陈福林——青川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的老民警,依然选择与青山为伴。两代人接力守护唐家河保护区40年,用藏蓝警服构筑起生态安全屏障。


陈冠宇蹲下身,调试着刚布设的智能监测设备,父亲陈福林站在一旁,目光如炬地扫视着熟悉的林线,眉宇间透着老猎手般的警觉。“节假日反而是最需要警惕的时候。”陈冠宇低声说道,手指在平板电脑上轻点,实时巡护数据跃然屏上。


父子俩沿着兽径前行,枯叶在脚下沙沙作响,远处的山脊线上,朝阳正缓缓驱散最后的薄雾。记得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启动时,陈福林曾带着年轻民警跋山涉水,一边巡护一边测量,并手绘出首张生态风险地图。如今,儿子接过了这份责任,用科技将父亲的“铁脚板路线”升级为三维立体防控网。


午间休整时,父子俩在保护站匆匆吃了口冷饭。“您当年追盗猎者时,就是在这片箭竹林吧?”陈冠宇给父亲递上热水壶。老陈笑着指向前方云雾中的山峰:“现在有热成像仪,你们再也不用“铁脚板”赶路了。父子俩都很清楚,科技再发达也替代不了守护者的脚步——这个“五一”,他们又为2处新发现的羚牛栖息地建立了保护档案。


夕阳西下,巡护车沿着唐家河蜿蜒的山路缓缓前行。车窗外,原始森林在暮色中渐渐沉寂,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打破这份宁静。陈冠宇望向后视镜里父亲的身影,两代人的警徽在暮色中同样闪亮。在这片拥有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秘境里,他们的坚守正如年轮,记录着人与自然永恒的约定。


编辑:张 亮

责编:孙泽良

审核:陶 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