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文中人名皆为化名。


“有些爱,像冰箱里放了太久的酱牛肉,你以为它早就变味了,可每次打开冰箱,那股咸涩的味道还是会窜出来,提醒你它的存在。”

1. 发烧那天的姜汤

我十岁那年发高烧,39度5,整个人烫得像块烙铁。

我妈在厨房给弟弟炸鸡翅,油锅滋啦作响。我蜷在沙发上,哑着嗓子喊:“妈,我头疼……”

她头也没回:“头疼就去躺着,别在这儿碍事。”

后来我吐在了地板上。她终于放下筷子,皱着眉头拖地,嘴里念叨:“真是祖宗,养个闺女比养儿子费事多了。”

但那天晚上,我床头多了一碗姜汤。很辣,姜丝都没滤干净,喝得我直咳嗽。



我妈的爱就像那碗姜汤——又呛人,又暖和,喝下去的时候喉咙发苦,但身子却慢慢热了起来。

2. 婚纱和酱牛肉

我结婚前一周,弟弟带着女朋友回家。

我妈从早上五点就开始忙活,炖了一锅酱牛肉——弟弟最爱吃的。我试婚纱回来,看见她正往保鲜盒里装肉,码得整整齐齐。

“妈,我婚纱改好了,你要不要看看?”

她头也不抬:“放着吧,我先把你弟这牛肉冻上,省得他回学校吃不着。”

婚礼那天,她破天荒地帮我整理裙摆。手指碰到我腰间的软肉,突然说:“你瘦了。”

就这一句话,我鼻子一酸。

后来我在婚纱内袋里摸到两百块钱——皱巴巴的,像是临时塞进去的。

3. 女儿的压岁钱

我生女儿那年,正赶上弟弟结婚。

我妈把祖传的金镯子给了弟媳,转头塞给我女儿一个红包。我后来偷偷拆开,比弟弟家孩子的少两百。

“妈,为什么妞妞的压岁钱……”

她正在剥蒜,手上动作没停:“你弟刚买房,手头紧。你条件好,别计较这个。”

那天晚上,我给女儿洗澡,她突然指着我的眼睛说:“妈妈,你眼睛下雨了。”

4. 冰箱里的战争

去年春节,我特意买了上好的牛腱子,学着妈妈的做法炖了一锅酱牛肉。

弟弟一家回来吃饭,我妈打开冰箱,看见我那盒牛肉,愣了一下:“你什么时候会做这个了?”

饭桌上,她给弟弟夹了三大块:“尝尝,你姐做的,比你妈做得强。”

弟媳突然说:“姐,妈说你从小就懂事,什么都让着弟弟。”

我筷子停在半空。



原来在她们眼里,我的忍让不是委屈,而是美德。

5. 日历上的铅笔印

上个月我妈住院,我去收拾她的东西。

在厨房抽屉里发现一本老式挂历,上面有些淡淡的铅笔印:

  • “3月12日,家长会”(我的生日是3月15日)

  • “6月7日,考试”(我中考那年)

  • “妞妞生日”(写在我女儿生日那天,但年份写错了)

最后一页夹着一张照片——我大学毕业那天的合影。照片背面用圆珠笔写着:“供书到毕业,任务完成。”



我突然明白,在她心里,养女儿就像完成KPI。达标了,就可以交差了。

6. 和解不了,就算了

我妈出院那天,我开车送她回家。

等红灯时,她突然说:“你弟那个房贷……”

我没等她说完:“妈,我今年也刚换了学区房。”

车里安静了很久。最后她说:“哦,那…那你钱够用不?”



我们终究没能像电视剧里那样抱头痛哭。但那天之后,她再也没让我给弟弟打过钱。

原来母女之间最体面的和解,不是把酱牛肉换成草莓,而是我终于敢说:“妈,我也想吃牛肉。”而她,终于记得给我留一块。

喜欢的点个“在看”,也请大家转发分享给身边更多的朋友。想看更多,你可以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